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习惯用Geekbench、Cinebench、PCMark、3DMark等等测试软件,去衡量PC处理器等核心硬件的性能。一时间,跑分高低成为了评判硬件性能的唯一标准。这种风气不仅深深影响了PC圈,甚至还波及到了智能手机行业。其中最为经典的,莫过于那一句“不服跑个分”。
·评测为什么要用跑分软件?
事实上,从媒体角度来说,使用测试软件去衡量硬件性能是一种传统而便捷的做法。因为测试一遍,生成一个确定的分数,对于产品评测者来说,能够比较具象的、且有对比性的描述出不同硬件、不同配置之间的差异。
但实际上,这些测试结果多数时候只是一个参考,而不能作为评判某一硬件的唯一标准。其中最为主要的原因是,测试软件跑分与实际应用之间有着比较大的差异,而且不同测试软件的测试项目各有不同,无法全面反映出硬件在实际应用中的真实表现。
·跑分软件的分数能衡量硬件的整体性能吗?
就拿大家熟知的处理器评测中常用的Geekbench这款软件为例。它是由德国Maxon Computer开发的CINEMA 4D渲染软件的一个Benchmark程序,类似的还有V-Ray、Blender、OCtane等渲染器的Benchmark程序。
Cinebench主要用来判断处理器在CINEMA 4D环境下的单核、多核、OpenCL渲染效率,它主要是给CINEMA 4D开发者使用的辅助参考工具,因此有着较为明显的局限性。比如正在观看这篇文章的您,平时会用到CINEMA 4D吗?
我们都知道,一款软件针对不同硬件会有相应的优化,且所使用的编译器不同,调用的指令集不同,依赖的加速器不同等等因素,都会对最终的渲染效率产生影响。当然这无可厚非,因为我们不可能要求软件公司们去适配每一个硬件,这样会付出难以想像的成本。因此,类似Cinebench这样的Benchmark程序,只适合评判处理器在CINEMA 4D渲染中的表现,不能代表其在CAD、Maya等软件中的表现。更不能依据此来评判硬件在游戏、Office办公等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软件跑分与实际应用有多大差异?
有的朋友看到这里或许会问了,那为什么大家都在用Cinebench这样的软件去评判处理器性能高低呢?
其实说白了也没什么难以理解的,一是Cinebench是一款免费软件,且测试时间短、易于操作,专业媒体用着省时省力,数码KOL想要用也没什么门槛;再者就是业界从Cinebench R10、R11.5、R15到现在的R20一直沿用下来,已经形成了习惯。但其实这两个原因,都与Cinebench是否能全面衡量处理器性能无关。所以有的时候大家如果仔细看评测的话会发现这样一句话——测试结果仅供参考,不作为评判性能的唯一标准。不过我相信大多数人看到这句话都自然而然的给忽略掉了。
那么跑分和实际应用到底有怎样的差异呢?我们简单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
近期我们使用英特尔十代酷睿i7-10750H平台和AMD Ryzen 7 4800H平台进行了游戏实测,具体配置如下:
先来看下面几张游戏测试截图:
沙漠二地图,采样场景帧数:170(英特尔十代酷睿)
沙漠二地图,采样场景帧数:149(AMD三代锐龙)
大家都知道,英特尔十代酷睿i7-10750H是一颗6核12线程处理器,而AMD Ryzen 7 4800H则是一颗8核16线程处理器。单看核心数,且用渲染类的Bencmark做测试的话,比如Cinebench、V-Ray、Blender等等,会发现i7-10750H获得的分数要低于后者。这是这类应用本身依赖的就是核心、线程数的多少。那么如果要做这种对比的话,其实不应该是i7-10750H上阵,而是需要同为8核16线程的i7-10875H上阵才更为合适。
要知道,处理器的性能表现不仅仅只在多核心多线程这一方面。像游戏这类主流应用,其实更多依赖的是主频和睿频加速能力的强弱。所以我们就看到了上面这两张图片上的结果,英特尔十代酷睿i7-10750H平台在《CS:GO》游戏过程中,帧数会大幅领先于AMD Ryzen 7 4800H平台。此时如果大家只是参照了Cinebench、V-Ray等等这样的渲染类Benchmark程序的测试结果,那么实际游戏中的表现又怎么会预料到呢?
再比如《英雄联盟》这款游戏的测试结果,具体如下:
可以看到英特尔十代酷睿i7-10750H平台平均帧数可以达到135fps,而AMD Ryzen 7 4800H平台平均只有117fps。这样的结果同样无法从Cinebench、V-Ray、Geekbench这样的跑分软件中获知。
此外,在高画质的3A大作中同样如此,比如《刺客信条:奥德赛》这种对硬件性能要求较高的游戏,英特尔十代酷睿i7-10750H平台在最高帧、平均帧表现上都要优于AMD Ryzen 7 4800H平台。
英特尔十代酷睿,最高画质平均:51fps、最高:95fps、最低:15fps
AMD三代锐龙,最高画质平均:49fps、最高:75fps、最低:26fps
此外,一些同时对多核心和高频率有要求的游戏,比如最典型的《骑马与砍杀2:领主》,同样是英特尔十代酷睿i7-10750H平台要占据明显优势,同样场景下,十代酷睿平台平均比AMD锐龙7 4800H平台高20fps左右。
英特尔十代酷睿平台测试,采样场景帧数:114fps
AMD三代锐龙平台测试,采样场景帧数:95fps
最后我们可以看看游戏测试结果对比的汇总,具体如下:
其实我们在此之前测试了更多不同的游戏,英特尔十代酷睿i7-10750H平台得益于更好的睿频能力,绝大多数游戏的画面帧数都要明显高于AMD Ryzen 7 4800H平台。具体可以参考《十代酷睿VS三代锐龙实测看谁更适合玩游戏?》
此外,英特尔内部也做了十代酷睿在主流游戏中的表现测试,测试平台为联想拯救者Y7000和R7000,具体配置为:
处理器:英特尔十代酷睿i7-10750H/AMD Ryzen 7 4800H
内存:16GB
硬盘:512GB SSD
显卡:NVIDIA GeForce GTX 1650Ti
结合英特尔的测试结果(36款测试游戏中,14款游戏的帧数领先超过10%,21款游戏的平均帧数领先3%~10%,仅1款游戏的帧数表现持平),以及我们的横评测试数据就能够明白,跑分软件在产品评测中其实只是一个参考性的因素,它并不能完全反映一款硬件在各类实际应用中的表现。
·普通用户如何判断硬件性能?
媒体和KOL经常能够获得厂商提供的送测产品,因此有条件在同一时间做多个配置机型的性能对比。而且方式不仅仅限于跑分软件,同时还可以做实际应用的体验,如Office办公、Photoshop制图、游戏等等。但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很难有机会同时去对比不同配置的机器在实际应用中的体验到底如何,所以只能通过直观易懂的跑分来评判硬件性能的强弱,这就造成了大家无法区隔PC硬件在跑分和实际应用中的差别。
那么普通用户该如何判断硬件性能呢?
对于处理器来说其实主要关注两个点即可,其一是核心数量,其二是主频和睿频能力。前者主要负责各类多线程任务,后者主要决定完成任务的效率。前者主要在日常办公应用中起主导作用,后者主要在游戏等不太依赖多核心的应用中发挥实力。
因此,同时具备多核心和高主频/高睿频能力的处理器,虽然有可能在软件跑分上不占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多半差不了,因为这样的处理器没有短板。这就是为什么6核12线程的英特尔十代酷睿i7-10750H,在游戏中能够击败8核16线程的AMD Ryzen 7 4800H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