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这个冬天,除了记忆中的大风和无尽寒冷以外,势必要留下更多深刻的记忆。10月下旬,阿里、京东和华为相继宣布不再社招,甚至提前描绘出一个校招异常惨烈的冬天。
据《北京青年报》10月24日午间报道,华为正式发文“缩招”。华为的董事会常务文件《关于落实公司人才供应策略的决议》(以下称“决议”),宣布“华为公司原则上停止普通社会招聘”,以应届生和内部流动代替内部招聘,不在优秀往届生、关键稀缺人才以及公司专项招聘范围之内的各部门不得发放offer,特殊情况需经轮值董事长审批。
此种就业形势,在社交媒体上引发大范围恐慌。辞职跳槽的人立即打消了念头。即便貌似光环加身的应届生,一边享受着宝贵身份,一边担忧今年找不到工作。有人陷入了沉思,是继续读书,还是跳这寒冷刺骨的市场里拼一拼。
总之,有评论指出此举措在应届生和往届生中划出了一道分水线,而对应届生来说,机会只有一次,“如果应届生没有进入华为,以后也别想了”。
拥有18万员工的华为,还能不能再多一个人?是的,华为愿意做出一些“原则外”的妥协。文件显示,公司整体人力缺口和新鲜血液的补充,绝大部分由应届生招聘满足(含优秀往届生),能力补充由关键稀缺人才招聘满足,其他人才缺口以内部调配为主。
据悉,“关键稀缺人才”指的是19级以上职级的员工,通常拥有12-15年左右的工作经验,且是其中的佼佼者。华为规定,他们来自IT、公有云服务、人工智能、视频监控、互联网生态与运营等领域,而不是那些华为已有优势的领域,比如无线技术、接入网技术等领域,无需补充外部中层(15-18级)人员。
华为员工向《北京青年报》记者称,此举是为了缩减用人成本。从华为近两年的财报来看, 2017年,销售收入6,036亿元人民币,但利润为475亿元,照此计算利润率7.9%;2016年,销售收入5216亿元,净利润371亿元,照此计算利润率7.1%。与阿里53%的利润率相比,相差较大。华为利润率不高,关键问题之一在成本上。而员工薪资则是成本中的大额支出。
虽然正式招聘收紧,华为将从内外两个方面来满足人才供应。“优化内部人才市场规律,减少流动限制,支撑人员内部快速流动。”外部人才的补充主要通过“业务外包、实习生等多种方式,可通过引入行业专家顾问、合作伙伴等满足业务需要。”
一名网友发言称,他上个月面试华为,后来打来的却是华为的合作公司。对方称,如果入职该公司,承诺给出华为同等入职待遇。但他最终选择了放弃。
下午2点30分左右,爆料过去两个小时,事情发生急剧转变。刷屏消息已经从“华为停止社招”到了“华为否认停止社招”,而华为一日之内两次登上热点。《财经网》最先发布一则华为回应。
以下为回复全文:
我们注意到今天网络上关于华为停止社会招聘的不实报道。
员工是华为的宝贵财富。过去三十年,正是广大员工的奋斗造就了华为,让我们成长成一家拥有18万员工、服务170多个国家与地区客户的全球化公司。
我们将持续开放,面向全球吸收优秀人才,在公司新愿景下推进业务不断发展。”
文中否认华为停止社会招聘,称网络流传皆为不实报道,将继续面向全球招聘。这时候,你打开华为招聘的官方微信公众号,会收到一段自动回复。附有最新校招网址和几句社招介绍。该公众号发布的上一条“社招热招”信息,停留在8月25日,名为“华为商城招聘运营、设计、开发等众多岗位,火热招聘中”。
事实似乎处于剧烈摇摆之中,很难辨认真假。实际上,一天前,这股招聘收紧的风还刮到了阿里巴巴、京东,并且官方同样展开了辟谣。
据报道,阿里将收缩HC(headcount,即企业预计招聘员工人数),所有业务线都不批offer,包括技术,近期招不上来的可能就会被砍掉了;无独有偶,京东也被传“全面停止社招,文件已发出”。
对此,10月23日阿里和京东纷纷表示否认,称这是假新闻。京东方面表示:“目前社招需求仍很大”。阿里方面则称:“这只是阿里巴巴近期的一次人才盘点和人才体系升级。”“阿里永远会在人才上投资。阿里巴巴是在人才投资上投入最大的企业,其对人才的持续投入和要求,超过了国内任何其他公司。这是阿里巴巴引领科技,升级组织的必然途径。”
互联网行业作为用人“大户”,今年源源不断传出堆裁员或者停止招聘的消息。从猎聘大数据“2018年1-10月互联网新增职位指数”来看,10月份以来,互联网行业亦出现了企业招聘需求放缓的趋势,但目前并未表现出断崖式下降。不过根据目前的市场形势,大型企业新增招聘需求明显缩减。
像“停止招聘”的消息,在腾讯、阿里、网易、华为等大企业就传了个遍。先不提说法罗生门,但是至少节约人员开支是毫无疑问的。当下国内经济压力下,嗅觉灵敏对企业和个人都尤为重要。猎聘职业顾问建议,随着企业招聘需求放缓,各行业第四季度也将出现人员筛选更加严格的情况,这对求职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过冬了,记住谨慎跳槽,降低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