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是一个国家重要的产业之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经济全球化日渐深入,华为手机、老干妈、移动支付等“中国制造”已经走向世界,成为典型的“生意经”。
其实做生意讲究“薄利多销”,越是不起眼的小东西,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财富。
有这么一样物件,看着成本只有3毛钱,却能获得一年22亿的收入,不少人都以为它是外国货,其实它是最低调的“中国制造”。
这个物品就是拉链,虽然只有手指大小,它却关系到每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漂亮的裙子需要它的点缀,精致的包包开合也非它不可,可以说拉链的市场十分广泛。
可不要小瞧拉链这个商品,虽然小小一个,但其中的利润空间也足够惊人。施能坑,一个闽南商人,靠着拉链成功挤进富商行列,他创办的SBS是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拉链品牌。
一、吃苦忍耐 终得机遇
施能坑是一位“白手起家”的拼一代,他出生于福建的一个贫苦家庭。由于从小家里条件一般,施能坑早早的就出到社会打拼。
他们那一代人都特别不容易,由于大环境的影响,不少人都是初中没读完就出来参加工作了。施能坑亦然,在他十多岁时,就已经是服装厂里的一名工人了。
与普通人相比,施能坑似乎更加吃得苦,而且他也不怕吃苦。在他看来,苦难只是通往成功道路上的磨练罢了。
厂里的工作十分枯燥,施能坑负责的是制衣包装这条流水线,每日的操作都是重复的。但他从来没有因此怠慢,总是利用工作之余细心观察,为自己日后单干寻求商机。
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听到别人吐槽包包的拉链质量不好,一不小心就坏了。施能坑灵光一闪,觉得拉链这个类目大有可为,自己等了许久的机遇终于出现了。
二、进军拉链市场 成立SBS
在决定做拉链生意之后,施能坑立马做起了市场前景调研。他发现,那时国内的拉链几乎都依靠进口,并没有质量过硬的本土品牌,这就让他滋生出要做国内第一的拉链企业的想法。
在凑齐了钱,又添置了几台设备之后,施能坑开始了自己的创业路。他建起了一个专属品牌——SBS。
他还把SBS定位在高质量上,想要以质取胜。找准了定位和方向,SBS拉链的销量也一路走俏,不少客商都上门与他洽谈合作业务,有时候甚至出现了“一链难求”的场面。
红了是非就来了。看着施能坑的产业越做越大,业内不少人都眼红了,纷纷仿照他的产品,推出了不少“山寨货”。
这种恶性竞争也使整个行业受到了创伤,虽然短期看某些商家是得到了蝇头小利,但根本不利于整个大环境的发展。
为了扭转局面,挽救形象,施能坑想了很多办法。先是鼓励研发部门创新产品、提升拉链品质,在市场上推出200多款新产品,打得仿冒品一个措手不及。
除此之外,他还十分重视专利技术,将旗下的产品符合条件的都申请了专利,如果被侵权,可以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在他的努力下,SBS的拉链产业越做越大,牢牢占据了市场份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二、中国第一的拉链品牌。
三、小拉链撬动大产业 年入22亿
生意变大以后,施能坑的眼界也放得更大,看问题比以前看得更加透彻。从前,他只需要考虑做好国内的生意就行。如今,他的市场版图已经扩张到全世界。
国际舞台与国内毕竟不同,施能坑一家也不能独大,为了抢占国际市场,他采取了主动出击、寻求合作的方法,积极与国外的品牌合作。
在国际博弈上,他还心思独到的打起了“价格战”的策略。那时候,其他品牌1条拉链的成本价大概在1元左右,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比其他品牌低。
为了控制成本,将成本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施能坑与他的研发团队可谓是煞费苦心。在经过多次的实验后,他们终于能把成本控制在3毛钱。
千万不要看不起3毛钱的财富,凭借着3毛钱的拉链,施能坑硬是实现了22亿的年收入。
虽然3毛钱看着不多,但薄利多销,聚沙成塔,如今,到处都能看到SBS拉链的身影,这个品牌已经抢占了80多个国家的拉链市场。
能慧眼识机遇,发现别人不曾注意到的“生意经”,说明施能坑身上有着值得学习的优点。
首先,他善于观察身边的每一件小事,是一个注重细节的人。他22亿的拉链生意就源于一句抱怨和吐槽,换成平常人可能当作一句玩笑话,随口听听就过去了,可他偏偏认真听了,而且还放在心上。
能把握细节的人,离成功就只有一步之遥了。这份细心和敏锐,值得每一个商人学习。
其次,做拉链的利润是众所周知的低,刚开始的收益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但是能坑都靠着他的耐心坚持下来了。万事开头难,熬过最苦的日子,光明和希望就在眼前。
从刚开始的小作坊,到数百个车间,施能坑靠着坚持一步步扩大规模,亲手打造出属于自己的商业帝国。
最后,施能坑还懂得变通,敢于创新。与大部分只知道坐吃山空的企业家不同,他从来不甘心在原地踏步。
被仿冒被山寨,他就研发了200多款新产品;被同行打压,他及时发动价格战,降低产品成本,让市场份额又重新回到他手里。
这种吃得苦、耐得蛮、有想法、敢变通的中国企业家形象,也吸引着众多合作伙伴寻求合作。正是因为有越来越多像施能坑的中国企业家,我国的外贸事业才越做越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