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从1994年开始预研的中国北斗导航系统,在经过了26年的努力之后,终于全面建成了,进入了“全球时代”。
中国北斗是100%自主研发的,按照官方的话来说,连一颗螺丝钉都是国产的,完全自主可控,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再也不怕GPS关网了。
很多人认为,接下来中国北斗或在全球范围内与美国的GPS展开竞争,甚至超过美国的GPS。当然,这个想法是好的,但要想超过美国的GPS,还有很大的一块短板要补。这个短板不是技术上的,而是产业链,也就是市场方面的短板。
此话怎讲?我们知道北斗导航系统,其实就是55颗卫星,只对外提供卫星信号,要实现对市场用户的覆盖,还需要从芯片、到终端、到用户的众多第三方公司的合作。
首先就是芯片,芯片是接收卫星导航信号的第一块,如果芯片不能接收卫星导航信号,卫星导航建设得更好也没有意义,没有市场。
其次就是终端,比如手机、导航仪等这些,这些厂商要推出基于北斗的终端,最终才会有人去使用,要是没厂商生产这样的产品,北斗导航再也没有市场。
但目前从全球市场来看,卫星导航元件厂商全球Top10中,美国占了6家,份额超过50%,大陆没有一家厂商上榜top10,也就是说这个市场其实还是美国厂商占领的。
美国厂商对于在它的产品或者芯片中,要不要使用北斗,甚至就算多系统兼容,北斗的优先顺序是第一位,还是最后一位,其实是这些厂商说了算,北斗说了不算。
而这就是目前北斗市场化的短板之一,必须要有众多中国厂商崛起,将北斗的配套产业链发展起来,才能真正的左右市场,甚至超过美国的GPS,而这些靠美国厂商应该是没有太多希望的,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