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小米国际为了宣传Redmi Note9系列的快充性能,小米在视频广告中选择了日本浅草寺、核爆蘑菇云等素材,内容呈现为“一位白人男子吃掉一颗寿司立刻像被充气般变胖,然后冲出屋顶,在有着天空树、浅草雷门的东京上空爆炸,爆炸后出现一团蘑菇云,蘑菇云旁边写着FAST CHARGE(快速充电)的字样,之后出现了一条拟人化的手臂冲出地球,点了一个赞”。
小米这则广告一出就惹怒了日本民众,本来是宣传自家手机充电快,但是蘑菇云的出现,被认为是在拿日本长崎原子弹爆炸开涮,因为当时美军在长崎投放的原子弹就叫“小胖子”。我们换位思考一下,这样的视频的确是很难接受。
广告翻车,小米营销雪上加霜?
5月6日下午,小米推特发布了道歉声明:面向海外市场的宣传视频里包含了未慎重考虑的内容,由衷地表示歉意,将努力防止这种情况在未来再次出现。
此前,小米在与国产TOP厂商的交锋中已处于下风。市场调研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给出的最新报告显示,在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第一季度的表现上,小米销售量大跌35%,在前五大品牌中表现垫底。
虽然国内日渐孱弱,但海外市场却让小米日益强壮。根据Canalys的数据,今年第一季度,小米在印度市场售出了约1030万部智能手机,以30.6%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一。除印度外,小米目前海外市场的主要增量还来自欧洲,欧洲已成为小米第二大海外市场。
海外的疯狂扩张让小米“尝”到了甜头,进军日本市场并不意外,此前的日本手机市场主要被苹果、三星和夏普等企业占领。2019年10月,小米在推特上开通了小米日本官方宣传账号;2019年11月,小米正式宣布进入日本手机市场。
有分析人士指出,作为世界500强企业,此次的宣传素材让刚入日本不久的小米遇到了较大的文化冲突,未来的宣传素材审核需“长点心”。实际上,迈入2020年,小米在营销宣传上屡碰“雷区”。4月24日,年初加入小米集团的副总裁常程在微博上发布了带有低俗文字的手机宣传文案,引发用户投诉,随后常程发布致歉声明。
可见,小米此次日本广告的翻车事件,对于本就陷入低迷状态的小米无疑是雪上加霜。目前,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销量影响,小米试图持续加速海外市场的扩张,在海外重地印度市场,小米子品牌POCO即将回归推出新品。此前印度的硬核封国措施一度令小米、realme等企业的工厂关停,销量随之受挫。不过,随着获得当地政府的批准,国产手机的印度制造合作伙伴将恢复生产,并在6月份达到正常产能。小米发言人表示,今年第二季度,手机品牌在印度智能手机销量可能有所下降,但第三季度将反弹。
营销风险提高,品牌传播如何避雷?
一位小米市场部人士在群聊中解释,此为海外的供应商制作的视频,小米海外同事有存在对物料审查不严的责任。但是不管怎么道歉,小米的这支广告片对于日本民众的心理伤害、对于小米品牌在日本本地的口碑损失都是不可估量的,国内品牌出海、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广告翻车的事件屡屡发生,真的就无法避免吗?借小米这次营销翻车事件,或许可以给品牌和营销人一些警示:
1、当下营销环境雷区众多,风险显著提高,品牌传播务必求稳。
信息泛滥的大环境下,消费者的注意力稀缺,品牌必须通过各种手段博出位,吸引眼球——市场人千万不要抱有这种想法。因为当产品不过关的时候,注意力越多,产品的缺点也曝光的更为充分,产品往往死得越快。
再加上经过前些年的市场教育,消费者们普遍更为聪明也更为挑剔,鸡蛋里挑骨头成为常事,一旦信息公开,后续传播并不能完全被企业或者品牌所把控,有时候一个段子、一个梗,可能就破坏了品牌精心设置好的“局”。消费者的控场能力正在变强,品牌最好学会尊重、引导消费者,而不是完全控制消费者。
不仅如此,事实证明,生存环境越是艰难,大家越是容易在慌乱之中昏招频出,惹怒消费者。有时候,你什么都不做就是最好的策略。你的对手可能先把自己给玩坏了,而你只需要静候捡漏。
2、海外传播的本土化变革,已迫在眉睫。
哪怕是在国内,不同的省份有时候都可能因为饮食文化、生活习惯、语言表达的不同而引发消费者“地图炮”,更何况是没有统一民族心理缔结的不同国家。
品牌海外营销的本土化策略其实一直都是个难题,所谓的“全球化的思想,本土化的操作”则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印象中除了像是麦当劳、星巴克这样的全球餐饮品牌外,实际上真正做的好的品牌并不多。
但如果说“全球化的思想,本土化的操作”的实现是全球性品牌的最终目的,那么从小米营销翻车事件给到的启示则是“海外传播首先应该避免引发海外消费者的心理抵触”,意即“传播的底线至少不该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