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咔 嚓
来源:蓝血研究(lanxueyanjiu)
蓝血研究文章,如需转载请通过后台向公众号申请
4月30日,中国移动联合华为在珠穆朗玛峰6500米前进营地成功完成全球海拔最高5G基站的建设及开通工作,成功实现珠峰峰顶5G覆盖。同时,F5G千兆光纤网络也实现了6500米的同步开通。
据华为介绍,本次5G基站分别建设在海拔5300米珠峰大本营、5800米过渡营地、6500米前进营地,5G方案使用华为5G极简站点(5G AAU)和SPN承载方案。通过SA+NSA组网的形式,共建设了5个5G基站,5G速率下行峰值突破1.66Gbps,上行速率高达215Mbps。
01
40头牦牛成为网红
物质运输首先是一个大问题,整个物质有8吨,包括光纤、基站、支架等,以及生活物质,而最终40头牦牛成为网红,定格为中国在珠峰建设5G基站的一个缩影。
“我们能够通过车辆运输的物资只能到5200米,再往上都只能通过人背和当地藏民的牦牛来运,要知道我们很多设备比如光纤、发电机都非常重。” 在华为工作了15年、珠峰5G项目技术负责人王波介绍说。
02
珠峰建5G值不值?
之前网上有人质疑花这么大的代价在珠峰建设5G,是不是投入产出太低不合算?这跟2008年华为在珠峰建设通信基站的理由是一样的,华为创始人任正非说:“珠峰上没有多少钱,也赚不到什么钱,但可能挽救登山者的性命。让登山者在遇到危险的时候,能拨出一个求救电话!“
2019年2月19日,任正非在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是说:“我们的理想是要为人类幸福而服务,否则我们不会到珠穆朗玛峰6500米的高山上去装基站。你想想,6500米,怎么把设备扛上去?是非常艰难的。我自己去过珠峰5200米的大本营,看过基站,大家说‘你不能去’,我说‘我为什么不能去?我若贪生怕死,别人不贪生怕死吗?’。”
这一次数十位不贪生怕死的网络维护优化人员坚守在海拔5300米以上的区域7*24小时值守。
“做完这件事情,我可以吹一辈子的牛。”王波还表示,“当你去到珠峰的时候,你真的会感觉到你所承担的责任,我们向全世界、向所有人去讲5G是华为的,5G是中国的。昨天晚上我看了一个片子,是关于中国登山队在1960年的时候登上珠峰的意义,我觉得这次的意义,虽然不能跟60年那次的登山队的珠峰登顶相提并论,但至少我认为它是科学技术的一次珠峰登顶,告诉全世界的人华为的5G、中国的5G真的是最棒的。”
03
凭借一双烂芭蕾脚爬上珠峰
最近,华为发布了一段2分钟的视频,推荐这段视频的是华为CEO任正非,他说:“从这群芭蕾舞演员身上可以看到这种内生力量。成熟的企业深知危机是常态,无论外界环境如何变化,修炼好内功,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也是华为精神。”
任正非似乎对芭蕾脚情有独钟,上一次是2015年,任正非授意买下了美国摄影家亨利·路特威勒(Henry Leutwyler)的摄影作品集“芭蕾舞”其中的一张。任正非说:“我们除了比别人少喝咖啡,多干活,其实不比别人有什么长处。就是因为我们起步太晚,成长的年限太短,积累的东西太少,我们得比别人多吃点苦。所以我们有一只芭蕾脚,一只很烂的脚,我觉得就是华为的人,痛并快乐着。华为就是那么一只烂脚,它解释了我们如何走向世界……”
这一次上珠峰,凭借的又是一双芭蕾脚,几乎所有的技术人员并没有经过专业训练,而且几乎全是内地人,到5200米的时候开始身体不适,上5800的时候高原反应很严重,晚上头痛根本无法入睡,但基站安装是在6500米的营地。其最大的挑战,一是缺氧,二是冷。
由于牦牛队没有跟上,技术人员在6500营地没有保暖的物资,只凭自己背的睡袋和羽绒服,晚上睡觉只能不断挪动,怕失温睡过去就醒不来。在运输途中,有一头牦牛被累死,另外一头驮发电机的牦牛累得把发电机给摔了。
有一个工程师介绍说,最危险的事情是爬塔上面然后刮大风,因为上面的塔高度最高只有9米,所有的操作都要按照规范和要求来,但是风速非常大,这种场景以前没有遇到过,不过幸好没有发生事故。
04
家人不知道我们上珠峰
对于技术如何应对珠峰严峻的环境问题,王波介绍说,“第一个方面是我们的设备的能耗问题,因为其实在珠峰它的电力供应是特别的麻烦,比如大本营,它是采用的太阳能,过渡营在5800米的地方主要靠发电机,在6500米的时候主要还是靠发电机。所以能耗对于珠峰的覆盖要求很高,华为设备做到了能耗低;第二是华为设备的抗寒能力,目前零下40度都是没有任何问题的,这是得到验证的。”
技术上最难的就是如何保证信号能够覆盖珠峰峰顶。从6500米到珠峰顶是5.6公里,在这么远的距离,天线作为一个信号的发射源,必须要瞄准山顶,但如何瞄准是非常困难的。“其实我们面临的是两个问题,因为我们没怎么做过这种超员覆盖的模拟,我们首先是软件模拟在我们这种发射功率它能够覆盖多远、边缘的速率能够达到多少,这个我们是做过的,这是能够知道我们的即兴覆盖。第二我们通过望远镜瞄准珠峰,我们当时做仿真的时候是在5.6公里下载速率能够达到业务需求,如何瞄准呢?我们以前跟微波产品线做过,然后那边的应用场景不一样,他那边是要两点都有信号源才行,我们采用的是瞄准镜一样的去瞄准珠峰,然后验证这个方法到底能不能有效,可能还需要借助登山队到8300,帮我们测试一下来验证我们前期的这种方法是否能够达到预期。”一技术负责人分析说。
抗风也是需要考虑的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因为华为的5G设备比较小,它的风阻力也比较小,主要做好两个方面,一个是加固,风力比较大的话,我们一要把设备加固到位。第二因为华为首先提出来的RRU和BBU分离,室外5G叫AAU、4G叫RRU,也就是我们只把射频单元放到了室外,体积就小了,就是把基站拆成两个部分,中间用光纤连接,然后DDU这部分放在机房,机房其实风再大也无所谓,他不会把房子吹翻,所以我们只通过两个方式,一个是设备的分离,即小型化,室外的设备小型化和分离,把它的体积变小、重量变轻。第二是我们的工程施工过程中固件会跟其他不一样,让它变得更坚固一些,主要是通过这两个。”
“上珠峰这件事情这么危险,家里人支持吗?”“他们不知道,我肯定不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