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美国的打压,说华为已经成功挺过去还为时过早,但至少现在华为还没有倒下。不管最终的结局如何,面对美国的步步紧逼,华为能够坚持近两年的时间,已经是个奇迹。面临相似危机的,前有法国的阿尔斯通,最终被美国通用收购,近有同在通讯领域的中国中兴公司,结果以认罚接受监督了结。只有华为没有屈服。
有人将华为定位为一家中国人的美国公司,原因是华为内部采用全套的美国的和西方的管理模式和西方的技术框架,外部市场大部分面向全球,这是一间世界级的跨国公司。
然而,阿尔斯通同样也是世界级一流公司,但在美国的打击下,这颗法国工业明珠被美国通用收入囊中。是什么使得华为有不一样的结局,显然不是内部管理和外部市场的力量,也不是技术开发或者人才的力量,还不是管理机制的力量,这些阿尔斯通都有,这种力量明显来自于不同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大部分来源于创始人,虽然任正非的股份只有1%多一点,但实际上还是华为的精神领袖。华为在本次危机中的表现多数来自于这位老人。这位老人的性格、胸怀和思维方式影响着华为,做出了一次又一次应对。
对内,“够意思”。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论功行赏,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些原则性的文化在华为就变成了规则,任正非曾经说,把钱分好了,管理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可以说华为是国内最会分钱的公司,实现了按劳分配这一市场化的基本原则。正是“会分钱”,让华为具备了基本的凝聚力。
对外,“够朋友”。
市场无时无刻不在竞争,然而华为的朋友不少,对于上下游合作伙伴,无论出于商业目的还是出于长远利益,华为在的作中广交朋友。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美国制裁华为之初,在断供条款生效前,很多美国公司加速供货,甚至将半成品快速卖给华为,为华为囤货出力。如果不是华为平时“够朋友”,这时候恐怕落井下石的居多。
对局,“有后手”。
中国文化中的忧患意识根植于任正非的意识中,没有“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意识,也不可能居安思危。任正非十几年前就料到会与美国冲突,所以投入巨资准备了有可能永远也不会启用的“备胎计划”。事实证明,华为之所以在美国的打压下,比中兴更加主动,就是因为有备而来。
断供芯片,拿出海思,断供android,拿出鸿蒙,断供GMS,拿出HMS,见招拆招,用一个个备胎化解危机。
此外,华为的一系列布局和反应,无不显示出任正非的格局和大度。甚至有人说,在美国针对华为的事件中,特朗普更像是一位商人,而任正非却像是一位总统。格局颠倒了,结局也就随之改变。
华为要度过危机,最终需要靠技术实力,而起到关键作用还将是中国文化用不屈的精神,整体的思维方式和宽广的大格局。这些特质,正来源于任正非背后的中国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