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文章《季报的博弈逻辑》里,初步探讨了一下如何用二阶导数的模式来博弈上市公司的季报业绩,有网友说,文章里一旦放了一个数学公式,阅读量就会减少一半,这确实是个门槛。
今天不妨以小米为例,看看最近手机产业链正在经历什么。
对于这次疫情来说,上半场是国内,下半场是国外。这句话用在小米身上,特别适用。
小米的海外市场销量占比达到了60%,小米在海外主要依赖于印度市场,2019年小米以28.6%的份额在印度市场稳居第一,在印度出货量达到了4290万部,占了小米全球出货的34%,该市场的销售额有三分之二是来自线上,剩余三分之一来自线下。某种程度上,就业务来说小米已经是一家半中国半印度的公司。
研究咨询机构Strategy Analytics发布的2020年2月份全球智能手机月度发货量、销售量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对智能手机的出货量带来了显著冲击。从全球范围来看,2019年2月总出货量只有6200万部,同比减少38%。小米这次超过华为,跃居全球出货量第三,看具体数字,各家都在下降,只是小米下降的幅度不如华为大而已。
2020年1月、2月这期间印度等新兴市场的出货,间接贴补了小米在国内出货的低迷。而华为国外被持续封杀,相比小米更依赖国内市场,疫情之下销量受影响更大些。
可是到了3月份,海外疫情形势突变,印度政府在3月25日宣布开始封闭停产,三星电子、LG电子、苹果、小米、Vivo、OPPO等在当地的手机生产将全部中断。因疫情影响智能手机线下渠道销量也将减少55-60%。
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很容易预测,从3月开始直到第二季度,小米在海外市场的损失将高于华为,其Q2季报就好不到哪里去了。
来自供应链的信息也说明了这一点,全球一线手机品牌对供应商进入砍单潮流,其中三星5月份砍单量达到了30%-50%,苹果同样砍单超过了25%,而到了6月份,国产手机品牌纷纷跟进,其中OPPO和vivo砍单达到了30%-40%,华为和小米则砍单超过25%。
第二季度虽然刚刚开始,但是对于投资者来说,Q2的博弈已经Price in了,我们该放眼第三季度了。
悲观者会现在止损,以规避Q2报告的风险,但是乐观者应该可以开始憧憬海外市场Q3的反弹了。这就是两个不同维度的博弈。
回顾小米最近的股价表现,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主流投资者的思路变化。
第一阶段(2019.11-2020.1.23):疫情爆发之前,小米成功推出了几款新品,在海外销售理想,股价迭创新高。
第二阶段(2020.1.23-春节):国内疫情爆发,封城措施启动,小米跟随大盘急跌。
第三阶段(春节后-2020.3.5):国内疫情控制中,小米持续温和反弹。
第四阶段(2020.3.5-3.25):海外疫情爆发,小米暴跌,跌破前期低点。
第五阶段(2020.3.25-现在):海外开始封城措施,小米低位盘整。
那么什么时候会启动第六阶段,小米的股价是否已经走出最低谷?
那还是要看海外疫情的控制情况,尤其是印度控制疫情的进展情况,小米的成败一半都要看印度。
不过印度也有好消息,印度内政部于15日晚间宣布自4月20日起解禁部分经济活动。
印度南北的手机制造聚落都面临不同的问题,Oppo、Vivo及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的手机产线位于北方的诺伊达,当地产线劳工多为离乡背井,所以在返工率上面临较大的挑战,小米所在的鸿海、纬创手机产线主要位于清奈及班加罗尔一带,虽然员工大致上都是附近居民,但清奈所在的泰米尔纳都疫情相对严重,可能也会对复工造成影响。
那么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欧洲、美国、印度的疫情将陆续好转,Q2的业绩现实不会好看,但是投资者将憧憬全球Q3以后的销售反弹,股价也必将随着憧憬、失望(或达成目标)而继续波动。
手机供应链的相关上游公司,则会跟在华为、小米这些品牌商后面依序摆动,这情景活像一条贪吃蛇。
根据某个机构的预测,疫情显著影响手机一季度出货量,二季度预计海外需求受损,判断三季度有望迎来需求反弹。全球需求悲观情绪正在释放,下调全年手机出货预期后情绪有望企稳,品牌与供应链龙头集中效应显现。
手机厂商的排位可能会由于这次疫情产生较大的变化,小米、华为、OPPO、VIVO的国内座次是一方面,三星、苹果与中国手机的海外座次是另一个悬念,就看谁能抓住这次机会了。
我个人对于今年手机市场的预测是,OPPO/VIVO这次在国内国外都受到了沉重打击,可能会因此次疫情而掉队,他们的市场份额被分食后,华为和小米将有希望成为双寡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