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越来越聪明”,但人不能“越来越懒”_腾讯新闻

机器人“越来越聪明”,但人不能“越来越懒”_腾讯新闻

天乐
2021-06-18 09:38:16 第一视角

【作者 郭元鹏】

“小豹小豹,请带我去礼品馆。”话音刚落,一只方脑袋、大眼睛的机器人便迎了上来,一边自我介绍,一边缓缓带路。到达终点后,它停下来细心讲解,引导游客边听边看,引来一阵围观点赞。眼前的特殊“讲解员”,是北京一家博物馆最近投运的服务机器人。这位“聪明”的机器人并非天生这般“多才多艺”,如何让机器人“开窍”是应用技术员们探索的工作。

这款名叫“小豹”的机器人越来越聪明了。在技术人员的不断改造之下,其能够娴熟满足市民服务需求。“小豹”的工作就是给游客讲解,引导游客到不同区域参观。器人通过对环境感知、运动控制、人机交互等功能实现了完美的服务。

生活在高科技时代,我们越来越幸福了。但是,也需要知道的是,再好的“机器服务”也不能完全取代 “人工服务”。机器人“越来越聪明”,但是人不能“越来越懒”。“机器服务”和“人工服务”需要互相补台,需要互为补充。有了“机器服务”之后“人工服务”也不能缺位。

依靠科技发展,如今很多场景之下,都有了“机器服务”。智能时代,我们越来越能感受到科技的伟大力量。无论是博物馆里的“智能设备”还是医院里的“智能挂号”,无论是公共空间里的“机器办理”还是服务空间里的“机器引领”,都还是会因为“科技差距”而存在“服务差距”,毕竟机器人只是冰冷的机器,不可能取代人的情感,人的认知,人的变通。

比如,博物馆里的“机器讲解”,其所有程序都是“事先录入”的,既然是“事先录入”的那么就可能存在“答非所问”情况。机器人的讲解更准确,但是也会因为“程序死板”而缺少了“灵活运用 ”。对于一些游客的“特殊问答”就会“答不上来”。比如,在公共服务空间设置的“智能系统”,还有一些“数字鸿沟”面前的老人因为不会使用,而不知所措,反而增加了难度。面对“聪明的机器”,不熟悉的人往往容易遭遇 “办事的困难”。

而一些地方在采用了“聪明的机器人 ”之后,却出现了“人越来越懒”的情况,当市民有特殊需要的时候,却找不到“人工服务”,“机器服务”和“人工服务”缺一不可,有了“机器服务”之后“人工服务”可以减少,但是不应该是没有了“人工服务”。

除了服务的层面,人们生活也需要改变“机器依赖”症状。比如,“炒菜机器人”“洗碗机器人”“陪学机器人”“陪玩机器人”,这些高科技可以走进生活,但是不能成为生活的唯一。再好的“炒菜机器人”也炒不出“妈妈的味道”,再好的“陪玩机器人”也取代不了“妈妈的情感”。

人类不能成为“聪明的机器人”的附属品。机器人“越来越聪明”,但人不能“越来越懒”。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