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子扒窝,老鼠打洞”,各有各的生存规则。尽管科技翻译的“圈子”很小,但是趣事和怪事多多。由于科技翻译“圈子”良莠不齐,滋生了颇多耐人寻味之怪异现状。
不愿承认是“老板”的老板
很多老板从不回避自己是公司老板,甚至还可以炫耀。但是,北京却有一个从事翻译的老板对外却说自己是项目经理,从不承认自己就是老板。这是翻译圈子的诸多怪事之一,真实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这位老兄葫芦里买的什么药?为何不愿承认自己是老板呢?且听我细细道来。
这位老板成立的公司主要从事文档翻译,公司专职人员较少(不超过五人),主要从客户那里承接翻译项目,然后分包给其他自由翻译(freelancer),从中赚取差价。
据与该公司打交道的翻译同行介绍,这位老板自称项目经理,目的就是为了压低翻译的价格。通常的做法是,这位老板与自由翻译就翻译价格讨价还价时,通常说“你的翻译质量确实不错,我也希望给你更高的价格,但是我只是个项目经理,没有价格的决定权,要不我帮你向我们公司的老板争取一下?”。
过了一段时间接着给自由翻译诉苦道:“我已经给我们公司的老板,称赞了你的翻译质量,但是,很遗憾,老板出的价格就是这样,不能再高了,请原谅。”。如果是初次为该公司做翻译的人员,肯定不明底细,说不定还会为他的真诚帮助而感动呢。
看来不愿承认自己是老板,而拿“项目经理”作为遮阳伞,完全是一种公司经营策略,目的是迷惑翻译人员,自己多赚取翻译费用。
牛皮吹上天的翻译公司
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话在国内翻译圈里,也很灵验。
与上面那位不愿承认自己是老板的老板不同,国内某翻译公司的老板却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借助一切可能的渠道宣称他们公司翻译实力,不惜扩大数据和事实,给人的感觉是牛皮吹上了天。
该公司刚刚进入科技翻译行业的时候,为了吸引国内媒体,公司上下忙于接受媒体的专访,几乎每个月都有重要信息发布。该公司有专门从事公司市场宣传的人员,鼓吹他们公司取得的辉煌业绩,成为2004年国内翻译圈子的新亮点。
这一切给圈子里的感觉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像一头莽撞的骆驼莽撞地冲入羊群,全然不知科技翻译圈子的水有多深多浑,俨然一副翻译“大哥大”的形象代言人。
该公司号称汇集了国内众多翻译界的精英,专职和兼职翻译达到万余人。如果真是那样,则可以申请吉尼斯世界纪录了。知情人透露,这些数字是把申请他们公司的所有译员都算做公司员工,如此算来,岂不数量多多。
该公司的高层对于市场炒作术颇为精通,而且具有多年的实战经验,尽管屡败屡战,却矢志不移。另外,喜欢拿经不起推敲的数字唬人,蒙外行,拉关系,是其惯用的三大绝招。
夏天的雨水,来的快,走的也快。或许是最初的冲动后劲不足,或许是已经意识到翻译不能光靠吹嘘,或许新引入的管理高层更加务实,反正今年这家翻译公司一反常态,没有任何吸引外界的爆炸性新闻。
科技翻译提供的是专业的语言服务,更多的是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光靠吹牛皮不行,纵使牛皮吹上天,暂时能蒙蔽太阳的光芒,但是很快会被高温融化,成为却内人士的谈资的笑柄。
众矢之的之“搅局者”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自然界充满竞争,这是生物生存法则。科技翻译也是一个充满竞争的行业,尽管竞争手段可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但是需要遵守共同的行业游戏准则,才能赢得客户和同行的尊重。反之,只为了暂时的一己之利,扰乱市场的正常秩序,则容易引起众怒,最终落的“老鼠过节,人人喊打”的下场。
话说有这样一家公司,由于他们是翻译圈子的后来者,为了赢得某国内大客户的翻译业务,抛出“致命”低价和私人关系,终于挤入竞争者的队伍。
但是价格是把双刃剑,既可以伤人,也可以害己。当这家公司接过低价的翻译项目后,感觉像握住了一个烫手的山芋,经过数月的翻译之后,感觉利润极其微薄,甚至影响了公司的生存和发展。
价格战的另一个严重后果是客户已经习惯了这种低价,今后的翻译项目已经没有了讨价还价的筹码。与此同时,也给其他翻译公司争取合理的翻译项目价格增加了难度,被其他同行扣上“搅局者”的恶名,真是自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国内科技翻译的混乱,过分地价的翻译,必然导致翻译过程的偷工减料,没有编辑和校对的翻译,加上大量使用兼职翻译和没有专业翻译经验的新手,想不出粗制滥造的翻译的确很难。
在国内科技翻译行业生存,竞争不可避免,但是有一条规则是不可逾越的,即公司的言行不可侵犯同行的利益,否则不仅臭名昭著,还会自毁前程。
国内科技翻译行业的发展很不规范,市场环境秩序和客户培养都差强人意,表明科技翻译是蕴含发展潜力的行业。企业打好基础,增强实力,走中高端服务道路,一定能打下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