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1月11日,“信息文明的哲学挑战”学术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在上海社会科学院召开。上海市社联主席王战研究员在致辞中简要地回顾了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发展历程,认为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型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将长期并存,而新型全球化与我们的信息文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上海社科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成素梅教授对《信息文明的哲学研究丛书》作了整体介绍。她指出,本套丛书具有跨学科性、前沿性、时代性、系统性和前瞻性,学术价值体现在:第一,拓展了当代哲学研究的广度;第二,深化了当代哲学研究的深度;第三,揭示了信息文明的本质与内涵;第四,为整合传统哲学中的相对立的二分观念,提供了认识论平台和方法论启迪,为哲学学科建设提供了新发展的思路,为重塑现代社会生活方式提供了新的概念框架;第五,有助于澄清机器人与人类的本质差异,消除人工智能威胁论带来的心理恐慌,使人类文明的演进和人类未来的发展向着确保人类安全的方向发展。
大数据时代如何改变人类认知
专家们在研讨中分析了技术的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对人的认知方式带来的重大影响,并指出了延展式认知、生成式认知、嵌入式认知以及分布式认知的内涵与本质。首先是“网络延展认知”。在可预见的信息新时代,网络将成为认知延展的物理基底;其次是分布式认知。集体智能的产生和运作机制,形成了人、技术与环境之间的分布式系统。三是全球脑。未来的认知将会以“人机共生”的形式存在。人类认知发展趋势将从个体逐渐延展到集体、从内部逐渐延展到外部、从分离逐步走向融合,信息技术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对于认知的理解,甚至进一步改变了我们对于人的理解。
人的信息化及其伦理难题
专家们认为,人的信息化将是21世纪人类面对的最重大的问题,是人类迈向未来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社会在更深层次上进行信息化变革的动力。基于实现“人的信息化”的三条技术路径即机器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以及人类增强技术。信息文明发展进程中人类自身的信息化进程以及对人类未来发展的影响,体现了计算主义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把计算和信息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概念。人的信息化技术的伦理治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在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治理目标,治理本身要充分考虑到社会的公俗良序,要把技术造福人类的一面发挥到最大,建议成立相关的伦理委员会对人的信息化技术进行评估。
人工智能发展的合理依据在哪里?
学者们基于对人工智能的工具型威胁、适应型威胁、观点性威胁、生存性威胁以及可能风险进行了剖析,提出了人工智能发展的合理依据,认为发展人工智能的标准应以人为尺度,体现人的目的性,并融入到人类文化之中,关于人工群体智能已经是一种通用智能的断言为时尚早,在未来的信息圈生活中,实现人与机融合,共同奏响智能文明的交响曲。责任分配问题在智能社会上依然非常重要,应该放弃人工智能系统及算法的黑箱式运作,对算法权力进行反思并制定与完善相应的互联网法律法规,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本次会议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宣传部和上海市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共同主办,哲学研究所科学技术哲学创新团队承办。来自上海和全国高校的三十余名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参与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