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科技奖励是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的有力杠杆,是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9月3日,2019年度贵州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授予周少奇、陈肖虎省最高科学技术奖,评出贵州省自然科学奖32项、技术发明奖2项、科技进步奖73项、科学技术合作奖2项,在贵州科技发展、科技创新史上写下厚重一笔。
贵州科技奖励制度自2001年设立以来,已经成为全省人才政策、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创新道路上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取得一个又一个优秀的科技成就,推动形成了尊重科学、激励创新的浓厚氛围,为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表彰奖励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和组织,不只是对获奖者所作贡献的肯定,更在于鼓励和激发全省广大科技工作者干事创业激情,激励他们勇于攀登科技高峰。
从今年获奖项目看,当前全省正涌现出一批在基础理论和前沿技术研究方面的先进成果,原始创新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科技研发更加契合实际需求,一些产业发展难题得到有效解决。更令人欣喜的是,中青年科技人员已成为全省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这些技术成果为贵州弯道取直、后发赶超提供了机遇和动力。科技创新道路永无止境,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加速重构世界竞争格局的背景下,我们不能有丝毫懈怠。因此,在点赞全省科技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存在的短板,与科技发达地区相比,贵州在科研方面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和产出还有较大差距,原创性技术、颠覆性技术相对不足,一些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缺乏的局面依然存在。
筑牢基础研究这个科技创新的根基。基础研究关乎全省源头创新能力和国际科技竞争力的提升,也是特色科技强省的关键。无数实践证明,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唯有依靠自己解决问题,才能把创新的主动权、发展的主动权牢牢掌握在手上。要进一步完善经费保障、成果评价和人才激励机制,更加尊重规律、宽容失败,让科研人员心无旁骛、潜心钻研,支持他们创造更多“从0到1”的原创成果,让那些专注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得到更多褒奖。
引导科研工作者瞄准发展需求谋创新。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特色科技强省,必须选择好方向,确定好重点领域,然后实施科技攻坚。今年获奖项目清晰表明,科技创新要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聚焦全省发展需求。当前,贵州正处于高质量打好收官战的关键时期,必须牢牢抓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以及全省脱贫攻坚、经济高质量发展主战场,引导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实现依靠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
最好的致敬,就是追随榜样的脚步前进。在这些获奖者身上,我们看到艰苦奋斗、开拓创新、团队协作、无私奉献的科学精神。科技创新成果的取得,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通过长期艰苦卓绝的奋斗、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才有可能在科研路上取得突破。广大科研工作者特别是青年科技工作者,要善于学习科研榜样的创新精神、科学素养,跑好科技创新接力赛。
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定有我。广大科技工作者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耐得住寂寞,用专注创新、潜心钻研的精神,把论文写在贵州大地上,在更多关键领域多出成果、出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