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8月28日一些媒体报道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湖南人工智能核心产业产值达到70亿元,同比增长16.7%,全省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数已达到3126家。
稍作对比,不难发现这些数据背后的意义。2019年湖南出台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中提到,到2021年,湖南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100亿元。一半的时间,任务完成了三分之二强,湖南人工智能不可不谓一马当先。
这些数据仅仅是一个缩影。湖南人工智能在无人驾驶、金融等各领域广泛应用,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如此繁荣的背后,我们又该在哪些维度,以怎样的方式,客观审视湖南人工智能发展?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长沙)测试区。
应用维度:发力“新基建”要有定力
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解放了生产力,形成了经济新增量。它在湖南发展的势头强劲,不仅推动了机械等传统产业的变革,也催生了智能化新应用产业。
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国内知名的机械制造巨头,以“智能+”带动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转型,建成了各自的智能生成管理平台,让机械变得更“聪明”,自动化水平大大增强。
例如,承载三一重工“数智化探索”重任的18号工厂,于2008年筹建,四年后全面投产,开始大规模使用 “智能化机械手”焊接机器人,引领行业之先,成为外界所称的“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
在人工智能新产业应用上,湖南人“敢吃螃蟹”的性格也得到了彰显。人工智能应用赋能实体经济,绿色、生态也成了经济发展的潜台词。随着“新基建”战略的实施,湖南人工智能产业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2018年,百度和长沙市、湘江新区建立战略合作,打造国内领先的“自动驾驶与车路协同创新示范城市”,旨在智能交通、智慧城市上成为“新的示范”。
目前,计算机及信息安全、人工智能及传感器等产业,已被列入全省工业新兴优势产业链。而且,湖南省政府先后出台支持移动互联网、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这都将助推湖南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
但应用层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与北京、浙江等地相比,湖南在网络基础设施等方面还面临着不可忽略的挑战。
发力“新基建”,仍须保持定力。这一基本方向是,大力实施“新基建”战略,加速人工智能技术在各行业应用落地,进一步加快湖南省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数据中心的计算、存储、运营成本控制等能力,努力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促进企业向人工智能升级,以此助力打造属于湖南的人工智能“金名片”。
湖南奥通智能科技公司近年来持续专注于工业自动化产品研制,其伺服驱动、机器视觉等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种智能装备。
基础研究:板凳须坐十年冷
从全国范围来看,基础性理论研究不足,人工智能上的一些关键核心技术,我们仍受制于西方。
要在基础研究上突围,板凳须坐十年冷,要有足够的远见。
人工智能属于机器智能,是智能科学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势必会受到脑科学、认知科学的影响。单单脑科学,就是一个精深的基础研究领域,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更需一大批愿意几年几十年坐“冷板凳”的科学家。
所以,在基础性理论研究后续乏力,缺乏底层框架算法核心技术,不时可能被人“卡脖子”的现状下,在激烈却又倾向功利化的市场竞争中,华为、百度等这类不惜投入时间成本和资金,执着于基础研究、技术研发的公司,应当值得尊敬。
位于中西部的湖南,也一直重视人工智能领域内的基础性理论研究。自1981年,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于长沙成立后,湖南便与人工智能结缘。
至今,湖南有100余所高校,开设了计算机及人工智能相关专业。蔡自兴、陈晓红、王耀南等一批院士专家“最强大脑”,长期从事人工智能领域内的理论研究,也诞生了国内首部人工智能著作《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等一批有分量的成果,为湖南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石。
于湖南而言,要真正在人工智能领域实现领跑,仍不得不重视创新研发关键核心技术。
充分发挥国防科大、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科研力量,瞄准理论研究前沿,抢占制高点,继续打造健全人工智能从理论到应用的链条,显然是关键一环。
长沙夜色。
伦理治理:“科技向善”不可偏
不得不警惕的是,人工智能,成就了新产业新经济,却也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伦理治理之困。
比如,规则的建立,数据的挖掘、推送,一旦这些纳入了决策模式,人的数字化生存,便成了一种近似裸奔的状态,犹如《楚门的世界》给我们留下的时代隐喻。
还有算法上的偏见、滥用和误用,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人脸识别技术,开始应用于交易支付、过关安检等这些生活场景,这些便利背后,依然存在着使用目的及方法的偏离,而导致权利被侵害的可能。
这些问题如同故事一个接一个,主题似乎都事关人的主体性抗争。当人工智能展现出比人类本身更强的“自主”决策时,到了所谓的“奇点”,问题还将变得更复杂。
问题似乎伴随应用而生,田松博士在专著《警惕科学》中一语中的:“科学家常常许诺,他们将会发明某种技术来解决我们当下面临的某个问题,然而,我们当下的这个问题,恰恰是他们以前发明的、为了解决前一个问题的技术而留下的。”
寻求人工智能伦理治理的密钥,确认人的主体性地位,以清醒的眼光审视这些问题,终究是促进“科技向善”的根本,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应尽之责。
幸好,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已开始得到政府部门及学界的重视,旨在协调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关系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也已宣告成立。湖南在人工智能伦理治理上的研究有基础,而未来的路同样布满荆棘。
我所期待的是,在科技不断演化的无限时空中,以向善为起点,人工智能不再冰冷,而人不再被动地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