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由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智能汽车与智慧城市协同发展联盟联合主办的GIV2020隆重召开,本次峰会主要讨论智能汽车近两年取得的技术突破和产品创新、智能汽车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以及智能汽车商业发展的顶层设计和实施路径。下面是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王延平在本次论坛上的发言:
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 王延平
欢迎下一位演讲嘉宾,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王延平先生,他的演讲题目是“数字经济的人才洞察”。
王延平:大家好!我是来自领英中国公共事务总经理王延平,特别感谢百人会和各位领导和专家今天有幸在这里,我分享的主题来源于我们领英在做的人才大数据的研究叫经济图谱。
今天在座各位都是做智能汽车或者车路协同,我在快速学习这方面的内容,可能只有我是做人的。
先快速介绍一下领英的情况,我们基于什么在做这样的研究。领英愿景是为全球30亿劳动力中的每一位创造经济机会,进而创建世界首个经济图谱。领英现在是全球最大的职场社交平台,有7亿多用户,他们在上面分享职场职业发展主题,这些人他们来自于5000万家公司,这些公司在平台上面开放1100万左右的职位,他们在招聘,这些人才他们还具有3.6万个技能,我想跟各位嘉宾分享的是,这个技能不是一个人在学校上学时候学的什么专业,也不是我们所有的职称等等认证,而是通过平台的互动,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共同项目的工作,共同的经历给予的认可,打的是一种互动标签,放在一个时间维度来看,比如10年一个维度,一个人在某一个领域无论是AI还是其他领域,具有一定的技能,这是非常客观和真实的情况,通过我们平台可以看到,到底谁给他打了这个标签。举一个例子,假如有一天有人给我打了一个标签,说我懂车路协同,如果是秘书长给我打的,还是有影响力,如果十年之后我发现有1000个这样的标签,不用大家都去验证,这就是一个真实的互动。3.6个技能,是所有数字里面最小的一个,但是是最有价值的,在有领英平台之前没有办法获取人技能的标签,在我们无论是政府的体系,还是人才板块体系都没有办法掌握的这样数据。最后一个数字是9万所学校是他们教育的背景。这些数字能够带来什么,我们能看到什么。这是一个感性的认识。
2019年达沃斯峰会我们联合创始人Aleen Blue先生做的分享,由于时间的原因不展开,通过这些数据研究分析,我们推测在当下如果上高中的学生,等他大学毕业的时候,这个社会上存在职业的需求大概65%已经不存在了,或者完全变化了,这是未来工作的变化。第二个是技能鸿沟,刚才我们能看到这些技能,也能够看到一个区域,一段时间内这个技能的鸿沟差异,有点像如果在农业里面,比如我们觉得一年的时候什么农产品好卖,种什么庄稼,产出什么农产品,等到丰收的时候发现市场已经不一样了,会产生供与需的鸿沟,在人才培养基础上也会有这样的观察。最后一个研究是看到性别的差异,虽然看到女性从业人数在增长,实际上两个性别之间女性和男性在工作上面的差距并没有缩小,这只是感性的认识。
回到数据,这些数据是从平台怎么得取,我们平台有人才的交流,也会有行业的分布,同时还有多元化信息,通过平台互动可以看到他们地点、公司的体量、价值观、公司内容,随着AI与大数据发展,我们能够通过他们分享和发布的内容可以前瞻出来等多的数据,包括刚才讲到的技能,我们在海外欧美的市场因为数据量很丰富,还会看到工资等等,包括他们搜索的互动情况,可以看到更多的价值。
这个是领英来到中国的情况,领英2014年入华,到今天是6年的时间,在中国现在有5100万会员,能看到他们所在的公司,技能,开放的职位,数字会比全球小一部分,另外是入华的时间较短,平台的内容因为是硅谷公司,英文起家,所以现在团队正在做很多中文的内容。
下面给大家着重分享一下经济图谱的方法论,这个跟我们今天的智能汽车主题并不直接相关,我想跟大家汇报的是,这5个方法论是我们经过验证,认为非常有价值的,希望能够在未来得到各位汽车方面专家的指导,我们在做人的工作,加起来就可以做骑车人的工作。
第一个是雇佣率,通过观察平台上面一个区域,一段时间内会员更换工作的记录,我们能看到一个区域一段时间内在什么时间人们会更多更换工作,一年什么月份。现在我们在英国和美国市场会按月发月度报告,可以看到这样的趋势,能够帮助政策制定者—政府更好掌握人才的发展趋势,企业能够知道在什么时候更精准招聘到好的人才,更低的成本,个人可以更好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汽车行业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研究。
第二个方法论是劳动里迁徙,这个相对比较简单,根据会员在平台上标注自己的所在位置变化,我们去关注人迁徙,能够看到一个地方流入流出的变化,人的身上也是带着技能,也可以看到技能的迁徙。
第三个是区域研究,看一个区域城市之间的人才像做X光片透视一样做区域人才的情况。
第四个是技能鸿沟,看技能的变化,哪些技能消失,哪些技能在冉冉升起,哪一个区域有这样的技能需求,但没有足够的供给,就会导致劳动力迁徙的发生。
第五个是性别差异的研究。
接下来聚焦到长三角地区,粤港澳大湾区,看这两个经济发达区域人才情况。
去年我们又做了行业数字化转型报告,我们在看数字人才给行业数字化进程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另外我们聚焦全世界范围,看世界城市群他们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因为他们具有不同的人,具有不同技能的人群,所以城市群的发展有自己不同的趋势,所有的报告都可以下载。我们所有的研究是非盈利性的,是免费向社会公众公开的。
接下来向大家汇报我们的观察,相对简单,但是我希望这些观察能够帮助到百人会的工作,也希望得到各位专家的指导,未来我们能更聚焦做骑车人的工作。
第一个观察中国整体数字人才分布情况。中国前15数字人才分布城市,怎么定义数字人才?我们是根据世界银行对数字经济技能标签,从我们平台标准化,看哪些人具有这样的标签,同时具有完整的职业履历,我们就把它作为一个样本。研究之后,我们看到的是数字人才集中还是在北京和东南沿海发达地区,按百分比来排,上海第一,2016年是16%,2018年是18%,其次是北京16%,现在所在的广州,广州和深圳离的很近,包括旁边是东莞,广州是第四,加上粤港澳还是很强的态势,还是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三大优势区域,西部一些城市在数字人才方面也有很好的储备。
第二个看行业分布,现有研究哪些可以支持到我们智能汽车这方面,肯定是制造业,很遗憾的是,现在行业分布里面没有把汽车单独放进去,或者领英平台汽车样本量不够大,汽车行业在数字人才行业分布,前三是软件、IT,第二是制造业,第三是计算机网络与硬件,右侧进一步把数字人才聚焦,ABCD,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分析四类人才,数字人才分布同样还是软件和IT,这些人才主要来源于软件行业。第二还是制造业,制造业数字人才优势,在我国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希望未来我们能看到更细的,比如在汽车行业或者聚焦到智能汽车行业是什么状态,也许我们在ABCD未来可以有1个亿,电动汽车和智能汽车也许有新的分类,可以加入到我们研究当中去。
接下来看一下不同行业之间人才流动,行业吸引力的情况,刚才看到排名第一具有数字人才的行业和其他行业进行对比,软件和IT服务业对比,这是一个净流入和净流出的对比,如果这个数字大于1说明这个行业是属于净流入的状态,软件与IT与其他所有行业相比,在过往2016—2018年间都是大于1,都是净流入的,互联网+和+互联网,看到的是还是有很多传统行业的数字人才流入到软件与IT行业。我们在看制造业的时候,这三年里面制造业数字人才都是净流出的状态,都流入到传统软件和IT行业。
另外看一些城市的情况,这是我们对全国前5数字人才分析,看到他们在不同行业的分布,软件与IT、计算机网络与硬件,制造与金融,深圳、杭州和上海这三个城市在所有行业里面都是净流入的装,深圳和杭州净流入的情况是非常非常明显,在软件这个行业杭州一枝独秀,排在全国第一。广州和北京这样的城市有自己的特点,像北京软件是处于净流入,广州制造业属于净流入,但是其他行业数字人才是处于净流出的状态,可以帮助我们看到在不同的城市里面行业之间的差异。
人才迁徙的情况,北京在规划建全国国际交往中心,北京去看国际人才来源也重要,在世界范围内最主要人才来源还是美国,在亚洲范围看国家和地区香港是排在第一,这个可以帮助北京无论是政策的制定者还是企业主,能够分析我们在这样的城市具有哪些人才的优势。
再聚焦国内看人才迁徙,这个是我们在做粤港澳大湾区,就是现在所在的区域做对比,右侧像一个赛道一样(图片),大于1说明这个城市对粤港澳大湾区是净流出的状态,如果是小于1对粤港澳大湾区是具有吸引力的,北京和武汉城市人才基本上是1.5倍的概念,流入和流出比,人才在流向大湾区,非常明显。上海和成都这样的城市是中间两个,倒数第二和正数赛道第二,一个是1.04一个是0.96,基本上流入和流出比持平,中间这个城市是杭州,杭州相对经济发展发展的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具有明显的优势,净流入大于净流出很多。
接下来看区域研究,这里引入一个概念,数字人才的集中度,是指数字人才在某一个行业里面的占比,在这个城市的占比比上在这个区域平均的占比,这样能看到一个城市在一个区域里面具有什么优势,或者哪些领域数字人才不那么有优势。我们做了一个蛛网图,长三角主要的城市上海、杭州、南京、苏州、宁波,上海、计算机是突出具有数字人才的集中度,其他的行业还可以,没有很差,我们观察上海像一个人才的龙头,上海是传统优势的城市,在国际交往方面、教育医疗方面都有很大的优势,他的人才在给养整个长三角地区,特别是一小时的通勤经济圈的形成,可以帮助其他城市的发展。杭州最突出就像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聚集在杭州所带来的影响,软件和IT服务业是整个地区的2倍。看南京计算机网络与硬件非常突出,我们注意去看为什么是这样?因为南京有很多大学,这个专业还是很强的。宁波、苏州这些城市,在长三角发挥着把创造变成制造这样的作用,制造业是一枝独秀,达到了2倍。合肥和南京有点像,计算机网络方面很强,有大学优势,长三角地区有人才差异化布局和发展。还看到另外一个趋势,我们在看到初级的职场者从长三角地区流入到上海是很明显的,但是到中高级在上海流入到其他城市也很明显,也充分设计上海起到长三角地区人才龙头的作用,在给养着其他城市,而不是狭隘的人才观,所有高级人才都要留在上海,才说明上还有吸引力,不是这样的。
接下来再看一下大湾区,广州在蛛网图里面数字人才集中度相对是很均衡的,深圳计算机网络方面是有优势,但是有两个短板,一个是教育,一个是旅游度假,很多高校都在深圳快速建设分校,大笔投入,相信会弥补。像珠海、东莞、佛山、惠州就像长三角地区宁波、苏州一样,他们在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制造业的角色。香港优势互补性很强,教育和金融非常突出,跟深圳有很好的互补性,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国家做粤港澳大湾区规划,香港有独特的作用,澳门是旅游城市,他的旅游度假数倍于其他城市数字人才集中度,其他的行业基数很小。
再看一下广州,我们这边会员大概是100多万,来自2.6万家公司,1.6万技能。广州人才行业分布也是软件、IT具有优势,其他行业逐渐降低,主要雇主只是来源于领英平台数字,只能代表领英的会员,100万在广州这样的城市并不是很大的数字,代表了稍高端一些人才的情况。再看一下广州与深圳,离的很近,两个城市之间人才的流动,广州在全国范围内人才流入流出比还是处于净流入的状态,如果放到粤港澳大湾区内部去看,广州有点象上海的作用,也在给养着其他的地方,更主要是给养着深圳,深圳一枝独秀,在吸引着所有地方的人才。
制造业的数字人才,在制造业数字人才主要来源还是ICT基础行业,计算机软件与IT,也有来自于其他行业,我浅显把智能汽车理解为制造业一部分,也应该关注这样的来源。制造业数字人才的分布较为分散,大概分为三个梯度,上海和深圳是高于5%,北京到东莞低于5%大于2%,从杭州、南京、成都、大连更低一些,第三个梯度。
最后讲一下我们看到的一些对比,我们在研究的时候把ABCD人才拿出来看,我国的数字人才在制造业占比当中大概占到了将近20%,如果更聚焦看数字人才里面的ABCD,大概是占到10%多一点,我们刚刚在欧洲发布一个研究报告做一个对比,在AI人工智能技能的人才在美国接近20%,在欧盟大概是15%,德国AI人才行业分布,德国是一个传统的汽车制造强国,AI无人才第一是软件,第二个是IT服务,第三是汽车行业超过15%,我在全球人才当中去找和汽车相关的,在德国有,尤其是汽车数字人才发展仍有较大发展,ABCD在全国的比例还不如AI在德国汽车领域当中的占比。
以上是我的分享,仅仅是围绕在平台上的数据,做的还很浅显,很不到位,希望得到各位领导的指导,希望在小诗秘书长的带领下做汽车数字人才的研究。
注:本文根据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嘉宾审阅,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