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使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的意图,我们必须将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思路、方法和手段通过计算机能够理解的形式告诉计算机,使得计算机能够根据我们的指令一步一步去工作,完成某种特定的任务。这种人和计算体系之间交流的过程就是编程。简单讲,编程就是人与计算机的交流,人机对话。
编程是编顶程序的简称。成年人的编程,就是让计算机代为解决某个问题。用编程语言写一套计算机能读懂的运算方式,然后计算机按照这个方式运行,得到相应的结果。大学的计算机或相关专业学这些,目标是培养工程师或者程序员,校外也有针对编程工作的技能性职业培训。这么看来,编程是一项高科技工作技能。一个合格的程序员,不仅要熟练掌握多种编程语言,还要对公司业务逻辑有所了解。
而对26个字母都还认不全的小朋友来说,让他们学习编程这种高科技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培养一个程序员有必要抢跑十几年吗?实际上,少儿编程与成人编程完全不同。面向孩子的程序编程也好,机器人编程也好,更像是一种逻辑训练游戏。少儿编程课的主要目的是启蒙——让孩子接触编程知识,在编程学习中强化逻辑和系统思维能力,进而激发孩子的创造力。
学习少儿编程并不意味着每个孩子都要学会一门编程语言,设计一个计算机程序, 将来都必须要进入IT行业,成为工程师;而是旨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编程基础。
成年人的编程注重技能,少儿编程则注重思维训练。通过编程游戏启蒙、可视化图形编程等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解难能力。例如学生在制作一个小动画的过程中,自己拆分任务、拖拽模块、控制进度,从而理解“并行”、“事件处理”、“目标实现”的概念。
这种能力应用在语文、数学等科目的学习上同样有效,它可以帮助孩子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将其分解成若干个简单问题,然后分析出解题步骤,明白每一步的解答方式,从而顺利完成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