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人工智能 > 哈工大用创新星火驱动产业升级_腾讯新闻

哈工大用创新星火驱动产业升级_腾讯新闻

天乐
2020-08-09 17:55:20 第一视角

本报讯(记者 刘盾)前不久,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重点实验室集群项目奠基。该项目投资15.35亿元,将以“一室两区”模式,在深圳拓展建设5个国家级实验室平台,以及3个以院士为核心的重点实验室。8个重点实验室研究方向涵盖网络空间安全、机器人技术、信息技术等前沿领域。项目建成后,将形成布局完善、技术先进、运行高效、协同催化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哈工大(深圳)的前身是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建于2002年。学校扎根深圳,瞄准粤港澳大湾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重大战略需求,增强引领式创新能力,用创新星火驱动城市转型升级发展。

哈工大(深圳)引导教师用好产学研“梦工厂”,急产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困。哈工大(深圳)党委书记吴德林介绍,学校构建企业引进来、教授走出去机制,每年邀请深圳地铁集团等大企业进学校发“英雄帖”,引导教师深入企业对接需求。学校还将教师按教学、研究等系列分类管理、考核,把至少70%的科技成果转化收益分配给科研团队,让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突出贡献者名利双收。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都是深圳战略新兴产业,而原来射频识别技术标签采用蚀刻法等方法制作,存在污染环境、成本高等问题。柔性电子印刷制作技术污染小、成本低,但被堵在印刷电子墨料等技术难关上。

产业出题,学校作答。哈工大(深圳)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赵维巍与三位高端人才强强联合,以集团军作战方式攻下“腊子口”。学校还专门打造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研究中心,设备高端、条件齐全,为他们配足“粮草弹药”。功夫不负有心人,中心孵化出哈深智材科技有限公司,将射频识别技术标签生产成本降低一半,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环保化生产。

柔性印刷电子技术研究中心是哈工大(深圳)赛马机制的优胜者。为优化创新资源配置,学校动态管理实验室等创新主体,优胜劣汰。哈工大党委常委、哈工大(深圳)常务副校长甄良介绍,该校先对已有科研成果的教师进行校内孵化,引导他们以应用为导向,开展实验室初期建设。达到省级实验室等水平后,学校根据以往成果,在场地、经费等方面给予差异化支持。在竞争性机制激励下,校内创新主体争先恐后谋发展。

哈工大(深圳)还用科技成果,助力深圳办好民生实事,打赢绿水青山保卫战。学校水资源利用与环境污染控制深圳市重点实验室发挥环境工程专业传统优势,与深圳市水务局集团等相关规划设计机构强强联合,聚焦深圳市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水体治理、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等重大技术需求,创新海绵城市建设模式,致力开发水污染治理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

哈工大(深圳)还将优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给创新创业学生提供“最强大脑”。该校历届毕业生已成功创办62家企业,科技型企业和研究院占比近90%。其中李群自动化技术有限公司自主研发高端工业机器人,成为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目前市值达12亿元。

《中国教育报》2020年08月09日第3版

作者:记者 刘盾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