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居财经 王向南 发自北京
你对建筑工地的印象是什么样的?漫天飞扬的尘土和杂乱堆放的建筑材料?
工地长出“千里眼”、“顺风耳”,“看”得见违规行为,“听”得见异常状况,无人机高空“巡逻”,将建筑工地的蛛丝马迹尽收眼底......在一些企业的智慧工地,这些统统已经变为现实。
当黑科技渗透到建筑工地的方方面面,经过数据化、信息化、可视化武装后的智慧工地,远远超出你的想象!
地产迎来数字智能时代
2019年中国建筑业总产值达到24.84万亿元,约占当年GDP的四分之一。
尽管体量已经足够庞大,但传统粗放式、劳动密集的生产方式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施工安全风险大、生产效率低、建设成本高依然摆在建筑业面前的难题。
而当数字化、智能化席卷各行各业,建筑智能化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地产行业进入数字智能时代已是大势所趋。
所谓“智慧工地”,其实是一个数据化、智能化的管理系统。它通过强大的数据采集和分析技术,既可为安全生产提供即时的监测和检测,严格把好安全阀门,也可随时智能分析施工现场的扬尘、噪音、温度、湿度等实时数据,并予以相应的程序处理,确保有序施工、绿色施工。
智慧工地项目数据大屏
相对传统建筑工序耗时长、人工消耗大的特点,智慧工地在效率上的提升也极为可观。
有数据统计,应用人工智能提升自选精装、样板房装修的设计,效率可提升20%-30%;而借助人工智能设计广告海报,基于设计师提供的模板,原来需用一个星期才能做好的200张图,可以在5分钟甚至1分钟内完成……
众多房企中,碧桂园的智慧工地走在了时代发展变革浪潮的前沿。
据了解,碧桂园智慧工地产品系列是碧桂园集团采用高科技物联网设备、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融合打造的施工现场综合可视化管理信息系统,具备安全风险预测、施工过程管理、智能风险识别预警等功能,应用于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2019年,碧桂园已逐步在 54 个项目推行“智慧工地”,通过运用大数据云、劳务管理、绿色施工、工程巡检管理、AI 监控等十余个智能化系统多维度监督生产全过程,提升安全生产管控水平。
黑科技加持,工地更安全高效
智慧工地一个重要目的是保障工程施工的安全。无论是工地实现工程的可视化管理,还是各项设施、施工数据的实时更新和把控、风险警示,都是在维护施工安全。
据了解,碧桂园的智慧工地采用AI算法,通过工地里的AI危险识别探头,可自动识别工地内突发的火焰、烟雾、人员倒地、安全防护网缺失等14种危险情况,提醒管理人员第一时间到现场处理。
比如当工地摄像头能够自动识别入场人员是否倒地及在不安全区域倒地休息,抓拍并报警;当塔吊起吊作业时,通过吊钩视频监识别范围内是否有人,智能报警;当摄像头发现火焰自动报警,提醒管理人员第一时间现场处理摄像头发现烟雾自动报警。
AI智能算法自动识别的特定场景(示例)
碧桂园智慧工地还采用门禁实名制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工地上的大数据中心能汇总所有施工人员的工种、工作时长、年龄、性别等信息,提醒工友佩戴安全帽,穿好反光衣。
为贯彻“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方针,强化工程现场管理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风险为使命,围绕安全生产,近年来,碧桂园又开始试水另一个新方向——将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与现有建造技术融合,进一步提升工地安全和工程质量。
比如,围绕高质量建造体系,拆解出重复率高、危险性高、应用机器人效益高的工序,并将机器人更广泛地运用到建筑业、社区服务、生活起居等各类场景当中。
加快研发应用智能建造机器人,像生产汽车一样准确地建房子,是碧桂园的小目标,这不仅可以让建筑工地实现零伤亡、高标准、好效益,而且能有效解决房子的安全和质量问题,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大量成本,并逐渐释放递增性业绩红利。
“机器人正在积蓄澎湃的力量,未来的发展潜力不可想象。” 碧桂园表示,博智林是多元化业务的发动机,博智林的建筑机器人只是初试牛刀,做成之后,未来还有更多的可能性,拓展到各种不同的业态。
据悉,截至去年12月,博智林已成立组建了5大研究院,招募了3400多名国内外优秀研发人才;而当年碧桂园的研发费用就达19.7亿元。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建筑工地信息化建设的深入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物联网、AI、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深度融合,搭乘政策暖风的智慧工地未来可期!在这一赛道里,碧桂园等率先启用、升级智慧工地的企业将在这波数字化的浪潮中获得新的增长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