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三银作
1956年,人们提出了“人工智能(AI)”概念。经过60多年发展,从理论、技术到应用,人工智能已经取得重大突破,其技术拐点正在到来,军事智能化变革成为必然趋势。
由于军队作战具有环境高复杂性、博弈强对抗性、响应高实时性、信息不完整性、边界不确定性等特点,目前大多数民用智能化成果都不能直接应用于军事领域,需要大量二次开发和重新研发。
关于“军事智能化”,可以概括为:以军事需求为牵引,通过对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智能科技的研究与应用,全面提升智能化条件下军队作战能力的过程。其中,智能科技主要包括基础理论、共性技术、专用软硬件技术和集成应用技术等。
从技术上看,军事智能化主要集中在5个方向:
——仿生智能。核心是模仿人的大脑或生物的优异功能,将人和生物的智能赋予机器。
——机器智能。以不同于人但适合机器的逻辑产生智能,主要指机器利用各类智能技术完成任务的能力。
——群体智能。通过集群化系统构建,实现协同探测、打击、防御和群愚生智、以量增效、集群涌现效应等战术价值。
——人机混合智能。将人工智能和人类智能有机融合,实现人机交流、人机协作、人机共融等综合功能。
——智能制造。主要包括智能设计、研发、试验、生产、动员、保障和维修等。
从应用上看,军事智能化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单装智能。主要包括仿生智能、机器智能等。如无人机、无人车、无人船、仿生机器人、智能弹药等。
——协同智能。主要包括集群智能、人机融合智能、有人/无人协同等强关联作战系统。
——体系智能。主要包括部队层面智能感知、智能决策、智能打击、智能协同、智能防御、智能保障等,来实现多要素、跨领域、全过程综合作战力量的运用。
——专项智能。主要包括认知通信、网络攻防、电子对抗、隐身对抗、舆情管控、心理战、战略欺骗等专业领域的“智能+”。
——进化智能。主要指作战体系与系统基于数据、模型、算法的自适应、自学习、自对抗、自协同、自修复、自演进等进化能力和涌现效应。
总之,军事智能化,就是通过基于人工智能的军事复杂系统博弈理论研究、作战概念创新、虚拟作战仿真,探索不同战场环境下的制胜机理;加强网络化智能感知、战场态势认知、自适应任务规划与决策、作战力量协同、智能综合保障等模型算法的优化及关键技术攻关,构建起智能化主导的作战体系,以提升打赢智能化战争的能力。
来源:解放军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