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的故宫已历经中华民族六百年来的风雨飘摇,而如今赶上了人工智能这波大潮。在结束不久的 WAIC 2020 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故宫前任院长单霁翔展示了故宫如何利用技术实现文物保护与文化传播,AI大出风头。
拥抱AI 梦回大清
除了借助科技手段来实现文化传播外,故宫还利用 AI 技术,保护、修复、全面展示文物,让游客得以见到更加完整的故宫。
增添互动性的数字博物馆
故宫博物院的端门数字馆历经2年建成,通过采集高精度文物数据,结合学术考证,把文物和历史文化积淀再现于数字世界中。
游客在这里,可以和 1200 多个古建筑对话,还可以看到未能展出的 1500 块大地毯。比如,游客可以调用一幅书法,还可以进行临摹,临摹之后还可以让系统打分。另外一个数字展馆为「数字多宝阁」,它由 9 列 2 排共 18 块高清屏幕组成,精选 12 大类、160 多件故宫典藏器物,利用高精度三维模型,构建一个虚拟的「多宝阁」。
其中约 50 件文物可以伸手触摸、缩放、旋转至各个角度,以观看细节,还有 7 件文物,利用多媒体方式向观众进一步详细解读其中的信息。此外,「数字多宝阁」还利用数字化手段,让人们了解文物的制作、使用过程。
数字化博物馆的一大惊喜在于让游客能够参观此前无法进入的空间。例如,乾隆皇帝的书房三希堂。在利用数字化技术后,利用高清投影系统构,建起三面包裹的沉浸式立体虚拟环境,高度仿真模拟三希堂,游客也能够「走进」VR 中的三希堂,身临其境地欣赏其中原状陈设,感受宫殿室内空间。游客还可以在数字屏风前,欣赏自己穿上古装的样子
文物保健 AI 出力
除了数字化博物馆之外,单霁翔还表示,人工智能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还有很多应用,比如展厅温湿度、城墙沉降的监测、白蚁的监测、古建筑病害的监测、观众流量的监测等。不过,我们目前尚未了解到故宫具体是如何利用 AI 监测环境的,但这类技术早已被应用在其他文物保护中,成为了文物的「保健医生」。比如暴露在室外的文物敦煌壁画、秦始皇陵兵马俑等,常常面临着被风化、雨蚀等危险。针对这类文物的保护难题,有研究团队研发出以「文物本体与风险源关联模型」为核心的预防性保护技术。
通过微变监测技术对本体产生的微小变化进行准确感知与测量;同时借助图像分析、机器学习与摄影测量学等相关技术,对本体中的 4 类病害(疱疹、酥碱、起甲、裂隙)进行了多尺度量化分析。
目前,同样的技术已经在敦煌研究院、颐和园、拉卜楞寺等遗产地开始应用。看似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如的AI科技,实则在一点点融入并繁荣文化,谦虚有朝气的引领这未来文化的绽放。AI+文博,可谓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文章部分素材来源:AI科技大本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