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李松
将秸秆、废木等生物质燃料,通过微米化破碎成原料“霄”,利用粉尘爆炸原理迅速燃烧。这项创新技术被业界誉为生物质能源“变革性突破”,能使低热值的生物质燃料实现高温高效燃烧。
利用这一技术研制的霄锅炉对环境保护和能源安全价值也颇大。但由于国家没有相应技术标准,无法开展型式试验,霄锅炉在武汉、深圳两次被查封,四处流浪,5年多仍未走完科研成果从0到1的应用之路。
决定未来的全球科技竞争正日趋激烈。无论传统产业的提质升级,还是变革性技术的落地突破,都要在无人区中实现。霄锅炉的遭遇,折射出变革性技术在推广应用中还存在诸多体制性障碍。
变革性技术在改变甚至颠覆人们生活方式和理念时,也必然会对现有利益格局产生巨大影响,很可能遇上各类阻力。这需要有关部门积极担当作为,尽快补齐法律法规的短板,调整现有利益格局,为变革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护航。
一方面,通过制度创新吸引创新型人才,保护创新成果知识产权的同时,合理利用税收政策调节收入与生产,鼓励应用变革性技术。
另一方面,法律法规的制定要与技术发展进步“同频共振”。如今不少变革性技术,已经触及法律法规的模糊区域。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出现事故如何问责、无人机如何规范“上路”等。
未来的技术变革还将带来更多更复杂问题。比如智能机器人的身份和责任问题;通过基因工程,人类攻克不治之症癌症已可期待,长寿社会将带来养老金不足问题。这不仅需要法律法规及时跟上技术进步,且要能预判未来趋势,明确技术的“自有地”和“禁区”,为技术发展预留自由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