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人工智能 > 英特尔:数字化转型的“新能源”_腾讯新闻

英特尔:数字化转型的“新能源”_腾讯新闻

天乐
2020-06-24 06:03:52 第一视角

1 “黑天鹅”与“灰犀牛”

新冠肺炎在2020年年初的出现,算是一个典型的“黑天鹅”事件——突发的、影响全局的小概率事件。很多人、事、进程都因为它发生明显、剧烈或戏剧性的改变。到了今天,新冠病毒逐渐在从黑天鹅演变成灰犀牛——已趋于平稳和常态化的威胁和危害就在不远处看似安静地游荡,但可能突然猛冲过来。

设想一下,如果2003年爆发的是新冠肺炎而不是非典肺炎,那会是怎样一种情况?有点不堪设想。在17年前的数据采集、传输、处理技术背景下,我们今天广泛使用的有效的防控手段(比如健康码)简直是天方夜谭。

数据技术的力量和重要性在这场灾难中有了初步的显现。客观地说,今天数据技术在“黑天鹅”面前仍然束手无策,但今天的数据技术已经明显给我们赋能,让我们得以有效地监控、防范和应对灰犀牛。

2003年被认为中国电子商务的真正“元年”。在此之前三四年已出现的电子商务是只有极少数乐于尝试新鲜事的人们关心的事。只有普遍的痛点才能触发人们对一种新的技术和产业普遍的关注和参与。非典造成的巨大痛点让电子商务成为了刚需。若干年后我们会更加清晰地看到,2020年的这场疫情带动了一场颇具广度和深度的市场教育,让普通人既感受到了数据技术的神奇,也感受到其“平常”。

每个企业在这场疫情中都经历了一次压力测试。疫情的“极限施压”已经让一些企业支撑不下去了,活下来的企业也真切感受到平时的各种储备在“黑天鹅”出现时有多么重要。那些远离数字化或与数字化有天然屏障的企业,很多已经离场或深陷经营泥潭,而那些率先实施数字化转型的企业感受到了某种难得的安全感。越来越多的企业的经营者正在这一点上形成共识:“数据洪流”已经出现,如果拥有良好的“水利设施”,“洪流”就能作为空前有用的资源,汇入企业的竞争力之中,如果排斥数字化转型,企业很可能会在“洪水泛滥”中遭遇巨大的风险和危机。

就像2003年SARS的出现把很多还没有准备好的企业推上了电子商务的道路,今天的新冠疫情正在让那些面对数据洪流和数字化转型而持币观望的企业打消犹豫、顾虑的心态。

2 “连接之舞”与“智能X效应”

数字化转型是技术驱动的转型。人类前几次工业革命,都是新出现的技术刷新了以前产业的格局和状态。具体地说,前三次工业革命都是由一种典型机器引发的,这些机器被技术史家们称为“改变世界的机器”。例如蒸汽机导致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机导致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典型机器是电脑,三次工业革命先后完成了物质的自由移动,能量的自由移动和信息的自由移动。但到了如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有代表性的机器。

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机器变得分散了,无所在而无所不在。我自己用一个叫“连接之舞”的词来概括它,就是英文当中的DANCE。D就是数据(Data),A就是算法(Algorithm),N就是网络(Network5G技术就是网络的代表),C就是云(Cloud),E就是边缘计算(Edge computing),这五个技术共同形成了一个机器,一个无所在而又无所不在的机器。

那么机器的智能是什么呢?英特尔提出了一个概念叫“智能X效应”,这是什么意思呢?例如我们有5条马路,每条马路都有两条线,让哪辆车走哪条路通常用数据分发路由器来实现。可是这种分发并不智能(所谓智能,就是在复杂的、随时变化的场景下的随机应变)。如果有一条路塞车,而另一条路是空的,它并没有办法把堵塞的车调度到空荡的路上行驶。而英特尔制造的可扩展处理器可以将集成的AI指令集赋予到这个路由器上面,使路由器可以实现路径的实时调整,通过智能实现道路的最大化运输。

连接之舞 “DANCE”各个要素之间可以说是相加的,但它更本质的关系是相乘。通过各种技术之间的叠加和放大,实现超乎我们想象的效果。

不过,“连接之舞”对于用户来说往往只能感受其结果,不能(也无需)感受其过程和机制。乔布斯说,最好的技术就是让人感受不到的技术,因为用户真正要的是结果和体验,而不是技术本身。无论是“连接之舞”还是“智能X效应”,都只是运行于后台而不呈现于前台和界面。英特尔的技术就是这类技术的典型——活跃于后台、无所不在又无所在。

最近英特尔提了一个新的口号——“发明改变世界的技术造福每一个人”。注意,是“改变世界的技术”而不是“改变世界的机器”。英特尔发明的不是机器,而是机器的内核。这让我想到了著名的翡翠板上的箴言:“as within, so without”。这句话包含两个意思,一是“存于内,形于外”,外在的表现取决于内在的本质,外在行为的状态取决于内在的心性品质,中西文化在这种思维上是相通的,中国有“内圣外王”的观念——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是一个圣人,他才能在外在身份上是一个王者;西方文化同样强调内心的品质决定外在的表现:“保守好你的心,因为你一生的果效,皆由心发出。”

从技术的角度看更好理解:所有数字设备、系统,其运行性能和状态都取决于芯片的品质。

这句话可以这样翻译:“因为深藏在内,所以在外无迹可求。”从技术的角度看同样容易理解:芯片的卓越的性能,人是不能直接感受到的,人只能感受到其外在的效果。

我们都记得英特尔著句的广告语——“Computer Inside”。事实上,Inside是英特尔技术一以贯之的特点,而在今天,其技术的“内在性”愈加明显。如前面所说,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器”是越来越呈分布式而非中央控制式的机器,性能和功能分布在DANCE的各环节,并且其威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各环节的协同和集成。

换言之,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器更接于一种巨大的“场”,而不是作为物质实体的机器。作为一种数据和智能的“能量场”,为处于场域内的终端和个体赋能。这种“大象无形”的“机器”作为一种基础设施系统而存在。

今天正在被热切关注的“新基建”的本质,就是数据化和智能化,其功能和目的不再仅仅是前三次工业革命所分别要解决的物质、能源和信息的自由移动,而是在以数据为基础,让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移动更加高效与合理。如果说,前三次工业革命提供了物质、能量和信息移动的发达的四肢,第四次工业革命提供的是更加高效、合理移动所需要的发达的大脑。这种基建,是关于地球大脑的基建。这是新基建之“新”的本质。

以城市为例,一个有发达的交通、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的城市,并不能真正实现效率最大化的资源配置,各种“大城市病”表明这样的城市还是一个笨拙的、弱智的城市。新基建的使命就是赋予城市以大脑,让它真正成为由智能来统领各种资源配置的城市。无论是“连接之舞”还是“智能X效应”,都是为了实现基于数据的智能。从这个角度,我们更能看清英特尔在新基建中正在和将要扮演的角色。

英特尔 《智者对话》—— 探讨技术与商业的结合,分享企业在不确定性环境下的应对之道,沟通如何通过技术打造智能企业,成就智慧商业。

3 “数字化转型”:从数据到智能

最近常有经营传统企业的朋友发出这样的疑问:数字化转型不是老话题吗,二十年前就在说,怎么今天突然又说起数字化转型?我们都转了二十年了。

他们有这样的疑问,就是因为他们没有明确意识到我们已经熟悉的数字化设备(如电脑、IT系统)只是机器,而不是给企业赋能的“能量场”。

举例来说,传统企业以前所说的“数字化转型”只是在原有的经营框架和商业生态系统下的工具、设备的数字化,如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的计算机化,IT化。这些都属于信息化的范畴,是数字化转型的前奏。而这一轮的数字化转型的本质是基于数据的智能化。

那么,什么是“基于数据的智能化”呢?

前不久我读了一篇一个美国教授写的文章,说现在的人工智能本质上就是“现代统计学”,所有的智能不过就是由大量的数据汇聚起来以后,通过找出了某种连接和规律,然后形成一种快速反应。即使刚开始是零星的反应,但当一个事件和另外一个事件,一个现象和另外一个现象通过反复大量数据验证就立即形成了快速反应,这个快速反应就叫做智能。

我们日常有一句话叫“熟能生巧”,“熟”就是反复地接触,反复地实验,反复地获得新的数据。而“巧”,就是智能。熟能生巧,说的其实就是大量的数据生成智能。你去看中医的时候肯定是要找胡子都白了的,为什么?因为他的数据量大,数据量大就意味着它的智能就会比年轻的、嘴上没毛的人的智能要高。

我们可以用在线教育为例,来区分数字化转型的前奏与数字化转型本身之间的差别。疫情期间,很多小朋友都在家里上直播网课,这好像是“数字化教育”,其实这种形式只不过是原来电视课堂的一个翻版,没有实质性的变化。老师只能看到一个小朋友题做对还是做错,但无法看到他到底哪个知识点没有掌握,因为一个老师要带50个学生,他其实没有办法掌握到每个学生的具体状态。

而真正的数字化教育上应该能够通过一系列数字化工具和手段,捕捉到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种种数据,透过小朋友做题错误,在其知识结构准确地找到其错误源的“地址”,然后自动生成一个有个体针对性的教学方案,直接进行一对一辅导。真正的数字化教育任重而道远,我们今天的网课还不是真正的数字化教育。

智能的首先是对各种隐藏在数据中的模式的识别,如果没有识别和提炼的能力,那么数据就完全没有意义。大家都在说,数据是新的石油,但石油也不是直接可以拿来用的。中国“石油”这个词最早被记录在北宋沈括的《梦溪笔谈》中。他发现有些地方的石头缝里冒出了一种黑色的油质,然后就给它取名叫“石油”。但他非常失望地发现,这种油一点用都没有,如果用它来点灯,光线昏暗而且散发恶臭,屋子里的物件马上被熏黑。

一直到19世纪初,人类都不知道石油有什么用,因为人类还没有掌握强大到可以把石油这样一种混合物进行开采、精炼成真正有用的东西的技术。

企业在运行过程中会自然会产生数据,但如果没有强大的数据设备,数据就只能像19世纪以前的石油,没有什么用处。

4 智能:一种给企业

和社会赋能的“新能源”

进入21世纪,我国政府大力推动新能源的发展,风力发电相当受重视。相比于火力发电,作为清洁能源的风力发电的优越性不言而喻,但与火力、核能相比,风力是不稳定动力,很难预测。我们已经建立了很多风力发电站,但并不会有一个大电池把风力发电的电能都储存起来。也就是说,没有一个聪明到可以快速调配风力电能的电网,风力所发的电有很多可能浪费掉。所以,需要有智能来统摄电网规划,把产生的电能够及时地从A点传输到B点,让需要用电的人能够用的到。

换言之,我们从现在开始,已经在使用一种不同于风能、太阳能的“新能源”,这种新能源就是“智能”。

英特尔的处理器以及内建的AI可以通过分析天气预报、风向和一些传统的历史数据,帮助风力发电厂商进行风力的预判并进行电网的智能规划。在智能设备的帮助下,风能预判已经超过了75%的准确率,这是风能发电行业之前从来没有突破过的界限。

同英特尔一样,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在承担其社会责任的同时赚取了其经济价值,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我最近为一本叫《从绿到金》的书写了推荐序,这本书的名字英文叫Green to Gold,所谓从绿到金,就是从仅仅做环保到从环保中获得真金白银,赢得利润。怎么能实现这个跨越呢?只能靠创新。英特尔通过数据、智能技术给风电网赋能,就是同时实现环保价值和经营价值的创新。

企业有社会责任、有爱心很重要,但比爱心更重要的是你需要有行善的能力,这个能力就是智能。我们中国被公认为最聪明的人是诸葛亮,诸葛亮料事如神,能够借助于外在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其中最典型的就是借东风,借东风之前他一定是先预测到有东风,即使是冬天,但他还是可以预测到两天之后会起东风,这就是来自于诸葛亮的Intelligence。

Intel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它有两个含意。一是指“集成”(Integrate),因为英特尔的创立就是为了做集成电路。Intel还有一个含意就是“智能”(Intelligence)。两者合一,就是通过集成电路技术,实现超级智能。

对英特尔的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英特尔是一家非常强调社会责任的企业,不少人对此颇有疑惑。其实,英特尔是一家典型的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并重,能力与责任合一的企业。英特尔一直把责任当作是一种内在的能力,而不只是外在的强制,“有担当”与“有能力”是同一回事。“责任”的英文是Responsibility,它是由Response(回应)和Ability(能力)构成,责任即反应能力,不责任即低能。

智能是这个黑天鹅、灰犀牛频出的时代必须具备的强大的反应能力,在这个智能时代,如何以用更加内在又更加有力的方式为个人、企业和社会赋能,既是英特尔的经营之道,也是其社会责任之道。这个愿景和使命,概括起来就是“发明改变世界的技术造福每一个人”。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