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人工智能 >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_腾讯新闻

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产品经理_腾讯新闻

天乐
2020-06-11 05:17:08 第一视角

没有技术背景,如何成为产品经理?如何从业务/设计师/工程师跨足产品管理?到底产品经理的工作是什么?什么样背景的人最适合成为产品经理?今天的文章会讨论以下四个问题:

1. 为什么产品经理被称为mini CEO?

2. 产品经理分为哪三种背景?

3. 技术背景怎么拿到职缺?

4. 商业背景怎么拿到职缺?

为什么产品经理被称为mini CEO

打造和管理对客户跟公司具有最大价值的产品,是产品经理最重要的工作。(The job of the product manager is “to discover a product that is valuable, usable and feasible.”)— Marty Cagan

好的PM要有和高层协调制定产品策略的高度,同时又能够卷起袖子来推动具体执行,还要能和设计、工程、销售、行销、研发、运营、法务、客服与财务等各部门共同合作。

而在不同产业、不同产品类型,或在公司和产品的不同阶段,也需要PM发挥挖掘需求、优化或推出产品、团队合作、协调沟通,领导管理等各个不同领域的能力和技能。

因此,知名创投a16z的Ben Horowitz曾经说过:

A good product manager is the CEO of the product。

产品经理的演进史

要了解什么是产品经理,得先从它的历史讲起。

现在我们所熟悉的PM角色大多来自于科技公司,但是,PM这个概念最早其实是由P&G提出的。当时还不被称为产品经理,而是更像品牌经理的概念。

Neil H. McElroy率先提出所谓的「Brand Men」,负责从追踪业绩一直到管理产品和营销(from tracking sales to managing the product, advertising, and promotions)。

在FMCG(快速消费品)产业,因为产品生命周期较长,生产制造和研发分开进行, PM相对专注于4P中的Place(渠道/地点)、Price(价格)和Promotion(推广/促销)。也因此,PM在FMCG产业中通常被归类在营销部门的一部分。

但到了软件科技行业,生产制造和研发的分界不再那么明显,对于产品创新和引进新科技的要求也更高,因此4P中的Product(产品)又重新回到舞台中央。尤其在敏捷管理(Agile Management)成为主流后,PM的产品管理角色更为吃重,逐渐脱离营销Marketing或工程Engineering部门,自成一家。

随着产品部门受到更多的重视,许多公司开始将原本属于其他部门的权责范围,划分到产品部门,例如user acquisition、user growth、user flows、user experience。PM自此成为真正为用户服务,负责整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人。

产品经理分为哪三种类型?

看完了产品经理的演进历程,不难理解为什么PM的工作需要横跨三个领域:business、engineering、design。你可以从UX转PM,工程师(Engineer)转PM,也可以从Sales(Business)转PM,但是你必须要对这三个领域都有足够的了解,缺一不可,因为PM是连结这三个领域的核心。

换句话说,比较容易转职的方式,是从自己擅长的领域着手,如果你是工程背景,就找技术性高的产品(例如无人车或是B2B AI机器人软件),商业背景则可以从技术性不高,但重视优化策略性指标的公司着手。每间公司也有不同的风格,例如亚马逊聘用很多商业MBA背景的PM,而Google则偏好有工程背景的PM。

麦肯锡在访问多位科技公司PM之后,归类出以下三种产品经理类型:Technologies、Generalist、Business-oriented。这篇文章虽然是在2017年发表的,但是今天看来还是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接下来,我会就我自己和周边朋友的经验分析,从技术和商业背景转职PM,分别有什么好处和坏处,具体又应该怎么做。

Engineering to Product ─ 技术背景怎么转PM?

我身边就有好几位同事和朋友是从软件工程师、机器学习工程师转为PM或是TPM(Technical Product Manager)。因为他们的背景,通常和工程团队的沟通不成问题,但相对的,需要增加对使用者需求,市场研究,竞争者分析,产品定位,及商业判断的了解。

一般来说,公司内部转职会比较容易,尤其是在一些开发复杂技术产品,或是公司内部产品(使用者为公司其他部门,而非外部客户)的部门,常常是由技术主导决策,一开始不一定会有PM。一旦出现产品管理需求,熟悉该项技术的工程师很可能会成为第一个PM,类似的状况也可能发生在技术主导的新创公司。

这种背景的PM最常犯的错误,就是太偏重技术因素,而忽略使用者真正的需求。例如,可能认为这个新功能很「酷」,或市场上没有其他竞争对手就决定产品方向,最后才发现这不是使用者真正需要且愿意付费的功能。

你的竞争对手也不笨,如果市场上完全没有这样的解决方案,最大的可能不是你比其他人更洞烛机先,而是这个产品根本没有真正的市场需求。

另一个常见错误,是想要主导产品开发和工程团队的决定。PM最重要的工作是决定产品方向,我们需要开发什么样的功能,解决使用者的哪些问题,也就是所谓的「What」。

至于「How」,具体应该如何执行?使用哪种软体架构?监督学习或是强化学习?PM可以参与讨论,但最终应该交由工程团队决定。如果你无法信任工程团队可以做出最好的技术决策,那么这间公司可能有更大的问题。尤其是机器学习跟AI产品,需要给技术团队有更多的实验空间。

Business to Product ─ 商业背景怎么拿到职缺?

在美国多数大公司的PM面试,都有一定的流程和关卡。像是亚马逊这样的公司,每年都会通过既定的面试流程,聘用有商业背景或是MBA毕业生。这些人通常对市场研究、竞争者分析及商业判断都很熟悉,但是需要加强对使用者的了解,和设计团队合作的经验,以及对产品技术面的理解。

我身边商业背景的PM朋友,通常偏好选择技术上较不复杂的B2C产品,而避开技术性较高的B2B产品。这些B2C产品通常比较注重使用者经验、策略性指标(metrics),而非技术架构。

总结

其实产品经理并没有一定的背景或学经历,不论是上述哪一种类型的PM,或是在公司里从事哪种工作,都必须要找到自己独特的附加价值(value-add)。

把自己想成一个产品来打造,你独一无二的卖点是什么?(What's your USP, or unique selling proposition?)

商业背景的人,与其担心自己的技术能力不足,不如想想公司为什么会聘用你做PM?肯定不是希望你跟工程师有同样的技术能力(如果是这样,他就雇用另一个工程师就好),而是希望你可以带来不同的观点和价值。

也就是说,与其担心自己的技术能力不足,不如专注在只有你可以做到的事情上。例如,你是不是公司里面最了解使用者需求的人?你是不是比工程团队更知道竞争产品和市场的发展方向,可以提供给工程师更多有价值的背景资讯?

同样的,技术背景的人也必须清楚你现在的角色是PM,而不是工程师。你要做的是找出使用者需求,并将这些需求很清楚地传达给工程团队,而不是干涉实际执行层面的技术决定。或是忽略顾客需求分析的重要性,一味相信只要可以开发出世界上最好的产品,就一定有人会买单。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