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日,新年伊始,阿里对IoT领域的战略部署进行了一次不大不小的调整:
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天猫精灵业务升级为独立事业部,由阿里云IoT负责人库伟负责;
天猫精灵原业务负责人陈丽娟(浅雪)将带领人工智能实验室其余业务加入阿里云智能,并负责产品解决方案和大网站事业部,推动并建立云智能to B产品体系。
时隔三年后,升级为独立事业部的天猫精灵,将以怎样的姿态存在?
经历了补贴大战,生态之争后,智能音箱在2020年又将走向何处?
天猫精灵,浅雪交棒
2017年7月5日,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AI Labs)发布首款智能音箱天猫精灵 X1。
这是天猫精灵首次对外亮相,是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首次对外亮相,同时,也是浅雪首次以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的角色出现在大众视线中。
据此前公开信息显示,浅雪曾担任淘宝首任产品经理,一淘网总经理,阿里云总监等职务。
在2015年4月2日,阿里成立智能生活事业部时,浅雪也曾被任命为阿里智能生活事业部总经理。正因如此,在阿里内部,浅雪还有一个“阿里巴巴IoT创建人”的称号。
可以说,浅雪是阿里内部深耕C端市场的老兵。
正因如此,在国外亚马逊、谷歌已经兴起智能音箱大战,国内智能音箱之争一触既发之际,由浅雪带队的人工智能实验室于2016年孵化于阿里云内部,并在次年7月对外首发智能音箱产品。
在天猫精灵 X1发布会后接受媒体专访时,浅雪对于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给出的官方介绍为:阿里人工智能实验,不仅有科学家团队、算法团队,还有产品经理、终端负责人。相对来说,iDST(Institute of Data Science&Technologies,数据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是一个核心AI基础技术的提供者,AI Labs许多技术来自iDST。最大的区别在于,AI Labs更多偏向消费级产品。
显然,天猫精灵即为偏向C端产品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首款核心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阿里在国内部署智能音箱的脚步快于此后崛起的另外两家友商,这让本身具备电商业务和线上流量的阿里在这场“入口之争”开场一战中占尽先机。
就在当年双十一期间,天猫精灵 X1智能音箱拿到了首个百万台销量,远超此前阿里内部预期。
据官方公布数据显示,目前,天猫精灵接入了600多家IoT平台,覆盖超过60个品类的900多个品牌,支持3600多种型号,2亿可连接设备;截至2019年9月,天猫精灵智能音箱总销量超过2000万台。
如果以薛兆丰“每个人都是在为自己的简历打工”的说法来论,这样的战绩,足以为身为“阿里巴巴IoT创建人”的浅雪在阿里的内部简历再增一笔。
尽管在浅雪带领下的天猫精灵团队战绩显赫,至今仍居国内前三之列,然而被圈到IoT领域,甚至被冠以“IoT入口”之名的天猫精灵(智能音箱),在阿里内部经过多次调整,顺利升级为与阿里云IoT同级的天猫精灵事业部后,浅雪也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顺利将天猫精灵交棒到库伟(阿里云IoT事业部总经理)手中。
至此,阿里的IoT(对外产品)业务,基本集中到库伟手中,作为阿里巴巴行事低调的副总裁之一,库伟一手阿里云IoT,一手天猫精灵事业部,也再次成为阿里IoT的代名词。
虽然,库伟并未在智能音箱大战中亲自坐镇主持阿里的天猫精灵大军。
智能音箱之战,巨头的狂欢
自2014年亚马逊首款智能音箱发布,智能音箱这一新物种诞生。
内测半年后的亚马逊Echo,在2015年6月正式发售。据CIRP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Echo全年出货量达到250万台;2016年销量再次翻倍,全年销量激增到520万台。
这样一组数据,既让国外物联网硬件市场一阵骚动,同时也让远在国内的互联网大军兴奋起来。
2017年,当浅雪带队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发布阿里首款智能音箱时,国内智能音箱大战正式拉开帷幕。
据雷锋网了解,2017年的国内智能音箱市场已经涌入了包括阿里、小米、联想、Rokid等多家企业;到2018年6月,当百度89元推出自家首款智能音箱时,国内互联网巨头厂商已经基本全数入局,外加猫王、小雅等初创团队,国内智能音箱市场数得上名字的品牌已有不下二十个。
据Canalys发布的中国智能音箱市场调研报告显示,2018年国内智能音箱出货量达到2190万台。
然而,智能音箱这一品类自出生之时,智能音箱大战在开始之际,就注定是一场巨头的狂欢。
前文提到,2017年双十一期间,天猫精灵 X1智能音箱拿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个百万销量,远超此前阿里内部预期。
然而,当时这一百万销量大部分是由淘宝、天猫的超级会员进行的“内部”消化。双十一当天,这部分用户有机会领取到价值400元的优惠券,因而可以理解为,天猫精灵首个百万销量是以99元的补贴价格进行市场覆盖获得的战绩。
这样的价格甚至比当年的小米智能音箱还要便宜两百块,这样的大手笔也奠定了随后国内智能音箱低价抢占市场的基调。
当时,浅雪在接受雷锋网采访时也表示,“天猫精灵提供400元优惠券、直接将音箱价格杀到99元的方式,直接目的一是为了给用户提供意外惊喜,二是为了教育市场。”
所谓的教育市场,实际是通过价格补贴的方式来间接实现的。这样的烧钱大战并非智能音箱独创,包括此前的滴滴 VS 快滴,摩拜 VS ofo都是通过价格补贴进行的“市场教育”。
也正因有这样的市场教育,有巨头厂商动辄数亿元的硬件补贴,使得随风涌入的诸多初创团队在苦苦支撑的这两年内逐渐销声匿迹。这样的硬件补贴一直延续2019年年底。
当百度借“智能屏”概念在2019年年底发布最后一款智能音箱新品时,在发布会现场,雷锋网发现,百度最终公布售价时,第一次少了公布“补贴价”的环节。
百度副总裁、智能生活事业群组总经理景鲲在会后接受采访时透露,“这款产品的价格和成本(硬件成本为主)基本上能够打平,我们现在更想补贴的是软件(服务)和内容。”
这标志着智能音箱的硬件补贴或将结束。
而站在2019年年底回望时,智能音箱市场可见的是以智能家居多元化入口布局的巨头厂商,以及各种智能语音助手的衍生产品。
2019,智能音箱之外的竞争
巨头之争,鲜有是因为单一某款硬件,智能音箱显然也不是,各位互联网大佬看上的更多是智能音箱背后的语音助手,语音交互模式。
以智能音箱榜上有名的百度、阿里为例,几乎每次在智能音箱发布会上,两家各自的智能语音助手的功能升级会占去大部分篇幅。
时隔三年,阿里的AliGenie已经更新到4.0版本,百度的DuerOS也已经更新到5.0版本。
论及智能语音方面的新技术对智能音箱,可见百度、阿里、小米等智能语音背后技术团队不断有新论文、新技术产出,这些用于提高近场/远场语音识别率、声纹识别等能力,最终被注入到智能语音、甚至智能音箱中。这样的技术能力的提升对实际产品应用过程中带来的体验提升,难说有多大进步。
以雷锋网(公众号:雷锋网)智能音箱实际应用情况来看,家中某主流品牌最新款智能音箱,使用数月后,自动推荐的歌曲至今仍是《爱江山更爱美人》这类本该是与本人相隔几代人的歌曲库中的歌曲。
其实,围绕语音助手的产品竞争,除了智能音箱外,2019年还出现了大量智能音箱(或者说是语音助手)衍生产品。
2019年4月,在天猫精灵的春季发布会上,阿里集中对外发布了包括智能音箱新品、美妆镜、智能车盒在内的多款智能硬件产品,并发布了联名多个知名IP发布了天猫精灵方糖联名款。
这样的产品布局其实也标志着智能音箱之战开始进入第二阶段,矩阵化竞争阶段。
这一阶段,各家厂商在将语音助手引入诸如家庭场景中的美妆镜、驾驶场景中的车载支架这样的多维度产品,拓展现阶段智能语音助手能够带来的技术能力的产品边界;从另一方面来看,其实也是智能语音技术在智能音箱的实际产品创新能力和产品迭代能力放缓带来的多维度的拓展尝试和探索。
另一方面,天猫精灵针对无屏智能音箱与知名IP推出联名款智能音箱,这让天猫精灵在向另一消费群体极力拓展边界的同时,不禁也令人思考,智能音箱下一个市场增长点在哪里?
同年,与阿里天猫精灵多有摩擦的小度智能音箱,虽然也推出了小度语音车载支架、小度电视伴侣等产品,但是在2019年年终给出的答案是:硬件注重“带屏智能音箱”(智能屏),软件注重“内容生态”这样的策略。
同样针对这一问题,浅雪在2019年9月杭州云栖大会上其实也有给出阿里的答案:家庭大脑。
“家庭大脑”将融合阿里经济体的生态能力,将以天猫精灵为家庭终端,融合语音、视觉、触摸等多种人机交互方式,通过AI感知、理解和决策能力,打造5G时代的智慧家庭。
这其实也是浅雪带领天猫精灵走过这三年,走过智能音箱大战后,顺利交棒前的最后一个战略发布。
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成长与蜕变
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于2016年发起成立,并在2017年7月虽天猫精灵X1一同面世。
据悉,该团队以研发人员为主,占比高达八成,当天已孵化出天猫精灵AI助手、服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等产品,目标打造下一代人机交互入口。
这样一个自阿里云内部孵化出的技术团队,虽然大多数情况是以天猫精灵相关产品发布出现在世人面前,但其主要研究方向涵盖语音助手、工业设计、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数据平台、车路协同六大方向,几乎涵盖当地下所有热门人工智能领域。
据雷锋网了解,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核心成员除去实验室负责人陈丽娟外,还有诸如聂再清、陈颖、李名扬、谭平、李剑叶、茹忆、杜海涛、刘旭在内的计算机视觉、 系统研发、通信、产品设计等方面的知名专家、科学家。
此次(1月1日)架构调整后,
天猫精灵原业务负责人浅雪将带领人工智能实验室其余业务加入云智能,并负责产品解决方案和大网站事业部,推动并建立云智能to B产品体系。
在此之前,自2018年9月,张勇被指定次年继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后的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中(截止目前已进行四轮架构调整,分别为2018年11月、2019年6月、2019年7月、2019年12月),前两轮架构调整均涉及到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具体两轮针对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调整,也基本奠定了其未来的走向。
2018年11月,第一轮架构调整后,“浅雪带领的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进入集团创新业务事业群,直接向张勇汇报。”
2019年6月,第二轮架构调整后,“重组创新业务事业群,由朱顺炎担任总裁,负责UC及旗下移动创新业务、天猫精灵、阿里文学、阿里音乐。”
在第二轮架构调整后,阿里人工智能实验室负责人浅雪直接向朱顺炎汇报,这样调整一度让人认为曾经被寄予厚望的天猫精灵在内部的江湖地位开始下降。
虽然猜测如此,但却并未影响人工智能实验室在3个月后的杭州云栖大会上,在首日下午以主论坛场地发布新品与战略。
当时隔一年,再次回到阿里云架构之下时,原来的阿里云也在架构调整后改称为阿里云智能事业群,这样的名称似乎也更符合人工智能实验室的调性。
只是从负责C端产品线,转向负责“云智能to B产品体系”的浅雪会否一如既往顺利呢?
至少朱顺炎在接手创新业务事业群,花了两三天时间和天猫精灵团队沟通交流后,对当时负责天猫精灵产品的浅雪评给了很高的评价。“浅雪是集团新一代CEO里的佼佼者,不断地往前冲,而天猫精灵现在的市场地位也是团队执行了正确的策略方法打出来的。”
不过关于此次业务调整,雷锋网更关注的还是升级为独立事业部的天猫精灵将走向何方?
IoT向云收敛
“天猫精灵业务升级为独立事业部后,将由在IOT领域有丰富经验的库伟接任,同时库伟也将继续负责阿里云IoT事业部,向张建锋和朱顺炎双线汇报。”
在内部信中,阿里官方如此表述。
有业内人士预测,最终天猫精灵也会再次回到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甚至阿里云IoT事业部下。
这是否也是阿里下一波架构调整的方向尚未有官方回应。
无论最终是否会归入到阿里云智能事业群、甚至阿里云IoT事业部下,但以当下局势来看,由于IoT平台及诸多能力皆为基于云打造,无论腾讯、百度、华为,还是阿里内部,IoT向云收敛已是必然。
虽然此次内部信中也提到,
这一系列调整也显示,IoT将成为阿里巴巴的核心战略之一,未来IoT事业部与天猫精灵事业部将加强协同,相互促进物联网的发展。
但是,显然,此次业务升级后,天猫精灵也开始向(阿里)云“收敛”。雷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