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 区块链 > 当我们在“消费”比特币的时候,究竟在消费什么?_腾讯新

当我们在“消费”比特币的时候,究竟在消费什么?_腾讯新

天乐
2020-04-07 20:10:30 第一视角

作者:NEST爱好者_九章天问

共识成本决定一个公链的价值,而不是应用决定价值,应用只是影响该价值的风险,这是一个非常颠覆性的观点。

为此我们需要再仔细探讨一下:

试想我们有一堆代码,比如比特币代码,我们在问它有什么用的时候,这就进入了产品思维

产品思维符合我们的直觉,一样东西没有使用价值,它就不值得我们关注。

但产品思维有个弊端,就是我们看到的产品,都是公司或个体提供的,有很强的中心化指向性。这使得我们在理解产品的时候,似乎只有我和产品本身、产品背后的服务商在交互,产品的使用价值主要体现在产品本身或者服务商身上。有时候产品开发的好,可能就决定了用户的多少。

但是,比特币不同。

我们在使用比特币的时候,不是比特币代码或者某个组织在给我们提供服务,而是代码背后千千万万的矿工在提供服务,这和中心化的产品有很大差异。

首先是,代码本身没有太大价值。(注:如果有很大价值,代码都是开源的,你复制一个就可以免费提供服务了,大家是不是都转到新的代码上来?)

其次是,一个人在运行这段代码,并且让你的转账交易顺利进行,也没有太大的价值。

只有当矿工算力足够庞大,矿工足够分散,这次转账才拥有了“价值”。

这有点类似墨迹天气和微信的区别,只要墨迹天气这家公司在运作,任何人打开墨迹天气APP就能得到想要的服务;但微信不是,如果自己身边的朋友都不用,就是腾讯公司开着一百万台服务器放在那,对你而言也没有价值,这种用户之间的互相依赖,就有点类似对共识的依赖一样。

因此,我们在“消费”比特币的时候,并不是在“消费”比特币的代码。因为这个代码谁都可以复制,它本身的价值是很低的,而是在“消费”千千万万个矿工提供的共识。

这些共识包括链上数据的统一性、真实性、不可篡改性等等,也包括对比特币内在价值的一种认可,对未来使用场景的各种预期等,这就是区别于产品思维的共识思维。

共识并不必然指向一个确定的应用,一个确定的应用也不决定区块链的价值。

区块链有什么用,不是开发者一开始就预设的。

虽然绝大部分区块链系统有着初始的功能定义,但最终这个功能会走向抽象化,即应用可能超出了设计者的想象,仅仅是最抽象层面上和预设的相同。

比如比特币本来想用于支付,现在看下来不具备成为支付的条件,而转向价值储存,但二者在转账这个层面上都是一致的。又比如以太坊,其白皮书所推崇的应用,并没有发扬光大,而各种去中心化融资和去中心化金融则发展了起来,但这些应用又都用到了智能合约这个功能。

那些总是期待有一个具体的应用带动一个去中心化系统发展的想法,有点舍本逐末。

如果共识本身没有建设起来,即体现的共识成本还没有上来,那么应用很难单纯基于一个软件功能而发展起来;而且即使生硬的补贴,也终将回归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最终还是要看共识的建设,“生硬”的采用后端拉动前端的方式,成功的可能性很小。

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共识的建设上来吧,这些共识包含哪些内容,则是每个区块链系统自己定义的。比如,有些是链上交易数据的共识,有些是包含智能合约的共识,有些是包含市场价格的共识等等。

每一个共识都有其内在价值,且都需要付出成本。而且,共识不像普通产品那样消除世界的摩擦,让水往低处流;相反,共识是形成新的价值,是水往高处流。所以共识成本越高,价值越大,这也是区块链去中心化系统的特殊之处。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为你推荐
加载更多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