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一代网络的世界里,大企业拥有高度集中的权力,再加上规模悬殊复杂的系统与不确定不透明等特性,使得大企业可以在网络世界里为所欲为,获取不成比例的商业利益,大型银行会过度滥用金融体系的原因很简单。
套用经济学家约瑟夫史蒂格利茨的说法,因为对这些银行大多数的高阶主管以及许多放款业务的负责人而言,诱因机制,鼓励他们采用短视的行为承担过多的风险,包括让他们把美国最贫困的一群人当成猎物,所以他们把整个问题归咎于错误的诱因会让人产生恶劣的行为,恶劣程度甚至超乎人的想象。
大型网络公司打出提供用户在零售消费、网络搜寻和社交媒体上免费服务的招牌,目的是获得他们的个人资料,根据安永会计师事务所的调查显示,在受访的经历当中,约有2/3表示自己曾收集消费者的个人资料,以便后续业务,有近八成的受访者表示可以从这样的资料勘探寻找业绩提升的方法。
问题是一旦这些公司被黑客入侵的话,信用卡被盗刷,银行户口资料被外泄这种事情,还是得由消费者出面收拾残局,所以不令人意外的表示是同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有将近一半的消费者会在五年后禁止其他公司获得自己的个人资料,超过一半的消费者已经不再像五年前那样毫无保留的提供个人资料,包括社交媒体上的资料。
中本聪在比特币的白皮书里写着,根据规则,区块链的第一笔交易具有特殊地位,可以让创造该区块的参与者开始拥有一些新的比特币,这会增加节点维护网络架构的诱因,比特币本身就是提供矿工创造新区块和先前区块建立连接的诱因机制,能够率先建立新区块的参与者就能够为这些付出得到一定比例的比特币。
中本聪提出的信赖协定为早期参与者提供了比较丰厚的报酬,头四年建立一个新区块的矿工可以得到50枚比特币作为报酬,之后每隔四年报酬规模就会按照25枚、12.5枚的幅度对半缩减,既然早期投入参与已经有了比特币,他们自然会想到这个平台能够长期维持下去,于是购买最新颖的设备投入。
采矿以最具有效率的方法,使用能源帮忙维护账本等等,并能够在区块链上成为抢手货,除了具有吸引参与者投入采矿和用来交易的诱因以外,也是因为能够通过开采而取得区块链所有权的参与者,散户就是这样被这套加密网络架构纳入基本元素,参与者不管是在取得或者使用比特币的时候,都会对区块链的发展贡献一份心力。
中本聪运用所有有权人的运算能力推动比特币经济体系的发展,矿工如果想加入报酬机制,就会将电力以外的外部资源投入到网络中,如果不同的矿工在网络架构中同时建立两个权重相同的有效区块,其他矿工将选择以哪个区块作为基础建立新的区块,这时候他们经常挑出自己认为比较有赢面的区块,这不是脚踩两只船,因为分歧会使他们分散有限的运算能力而损害自身的利益。
这也表示,投入的工作量越多,所以参与者会把最长的区块链当作是最适合投入的架构,采用所有权人的筹码数量作为发展的引擎。
瑞波币,则是用参与者的社区网络取而代之,这些共识机制有趣的地方在于,参与者最初是以追求自己的利益作为出发点的,采用的行动却是用对等式的网络架构投入更多的资源,但是愿意替成长引擎添砖加瓦最终还是能够获得更好的声望作为回馈,在区块链诞生之前,我们很难从网络上的声望获得实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