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据新浪网报道,口罩被充当为地摊货售卖。
售卖口罩的商户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会儿说卖4块一个,一会儿又说是自己用,而无证经营售卖口罩成为不争的事实。
来源:新浪网
根据报道可知,商户的口罩是从批发部拿的货,但口罩质量是否有保障,她也不清楚。本来是自己用,但货拿多了,所以一部分拿来卖。
根据《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医用一次性防护服等产品分类问题的通知》,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和医用手术口罩划为第二类医疗器械进行管理。现在而言,口罩更是重要的防疫用品。
因此,规范口罩市场责任重大。
为什么还是缺口罩?
除了被曝光的造假、发国难财等,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后,平时几块钱的口罩,现在卖价为几十元,并且,有价无货,,口罩等医用物资处于脱销状态,主要以线上预约为购买途径。
2月底国内复工扩大,口罩生产商全体总动员,一大批工厂跨行援助生产。据报道,2月底,全国口罩日产达到1.1亿只,目前口罩的生产能力相较于2019年提升了500%。
虽然如此,现实的困境仍旧是口罩供不应求,更是有一批黑心商家借此造假。无法真正缓解口罩荒的现状,问题到底在哪里?
就医用外科口罩生产链而言,高熔聚丙烯纤维是生产口罩的原料,在加工过程中需要将其加工成口罩外层和内层所需的无纺布,目前供给相对充足。但口罩中间过滤层需要的熔喷无纺布是口罩过滤病菌的关键所在。熔喷布的市场报价已经从最初的1.8万元/吨,攀升到40万元/吨,成为扼制口罩扩大生产的咽喉。
来源:新零售商业评论
企业生产不合格、原材料溯源不清晰等是现阶段口罩源头生产存有的问题。企业生产资格、口罩原材料溯源等是现阶段口罩源头生产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在口罩等物资销售过程中,利用口罩非法集资、非法收购无资质口罩、临时抬价等问题仍旧屡屡出现。
综合观察整个产业链,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同时存在于其他医疗用品生产交易过程中,那么,区块链技术如何应用于医疗器械、药品的生产交易过程中呢?
区块链解决方案:构建产业可信网络
区块链技术可有效地实现信息全程可溯,建立基于规范与协议,且不依赖于第三方的系统。在该系统内,记录原材料采购、生产、物流、仓储、分销等数据,所有节点对系统内的数据进行安全验证、存储和同步更新,能够跟踪产品质量、记录产品销售。
在口罩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采购,经过了几道生产工序、生产车间环境、经手的生产员、产品检测,生产的每个环节所对应信息和数据都将被记录和存储在链上,形成产品唯一的溯源码,成为产品的合格生产凭证。
(制图:奔跑财经)
例如,医用防护口罩属于第二类医疗器械,二类医疗器械许可资质不仅有对卫生、生产、产品许可等有基础要求,还要求生产企业必须具备10万级或以上口罩生产的无尘、无菌车间。同时,医用口罩加工完成后需要14天时间释放。在区块链系统中,生产企业需要上传相关资质,并对车间卫生情况进行公示,成为该企业生产许可证。产业链的其他端点可以根据此判断是否与其合作。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系统可以保证链上数据在产业链之间流转,达到统一凭证、全程记录、企业征信,这份被行业信任和具有行业标准的数据信息在链上不同参与方之间共享,提升产业链的合作效率,使得多方利益最大化。
(制图:奔跑财经)
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且永久保存的特性,保障了链上数据和信息的相对安全,避免人为修改或删除数据,如此,参与方企图篡改数据将极大的增加此行为的成本,区块链创建的机器信任将进一步规范生产和销售过程,强迫企业积极、自觉、守信。从另一个方面讲,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加强对质量不达标产品的追溯,有利于监管的强化。
在整个区块链系统中有一个非常关键的设置:智能合约。
智能合约串联口罩生产方、售卖方、物流与消费者各方的相关执行协议和违规条款,明确各方对应的权利和义务,例如生产方是否按照约定进行原材料采购、生产规范,以及检验产品,这些相关数据都进行链上存证后,可以自动触发合约执行,消费者可以根据链上数据进行选择性购买,其中的交易金额、交易数量和物流运输等操作等会根据合约自动执行。如果有一方有违约行为,例如消费者收到的口罩并不是预计规格,并进行反馈,相关责任方将必须进行赔付。
但区块链技术的局限性在于其只能进行链上数据存储和更新,并不能解决链下与链上数据一致性问题,也就是现实社会与虚拟空间一致性问题仍旧需要其他技术协同处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将对生产溯源、物资跟踪进行全生命周期的管理。
区块链技术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场景一直在探讨和研究中,北京等地也正在建立布局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在医药领域中研发和应用的相应研究基地,未来,区块链技术赋能医药领域将成为重点方向。本质上,区块链技术能解决的是口罩等医疗用品在质量、运输安全和正规销售等环节存在的问题,技术保障是的安全,给予的是社会最需要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