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每日一文:《感知论.第七部》(12)
感知共体经济区块链网络运行模式的可行性初探(一)
感知共体经济第一块实验田就是区块链网络运行模式,我们首先要问的是,这种运行模式可行吗?我们来看看感知共体经济理念+区块链网络运行的结果是什么?它是怎么运行的?首先,发起者构建区块链网络,就如同建立一座大楼,然后欢迎生产者、经营者入住,入住者将原有的家当搬进网内,并进入数据库,网络内每个区块犹如透明的玻璃房间,一切资产及经营运行展露无遗,区块链全都数据公开可查,且不可更改。注意:入住者必须理解并认可感知存在理念,将感知存在愉悦作为经营行为的最终目的,这与原来的生存竞争规则与目的大不相同,这是进入感知共体经济的前提,许多资本运作机构将就此却步于门外。不以盈利而以创造劳动价值为目的,这是接受企业公开透明化运作的基础与动机,以盈利和不择手段赚取资本为目的是不可能接受公开与透明化运作的,不透明是旧经济模式的特征,而透明运作是新经济模式的基本原则,这是使经营过程达到终极愉悦目的的必要方法。
企业携带着自身运转的资产进入网络,成为一个独自运行的“区块”链接到网络中,企业自身的运转仍然是相对独立的,核算仍独立运行,原有经营的内容和运行秩序可以不变,但原有资本的属性发生改变,经营的动机与目的发生改变,核算的方法和用途发生改变,至关重要的是,经营人员的身份发生改变。进入的企业变为一个劳动单位,经营目的是创造劳动价值,每个员工都是平等的劳动者,原来为老板打工服务获取工资,现在包括老板在内都是在创造劳动价值,这些劳动价值的体现方式仍然是货币,在经营运转中增加的货币收入的性质不是利润而是劳动价值,利润与劳动价值的区别是:利润是商品运转中的价差,导致价差的因素多种多样,不可表达与披露;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生产和营销过程中劳动者赋予的增值部分,这是可以准确核算出来的,而在区块链的运作中必须明确地体现出来。
利润是只能计算的资金变化,利润是经营者主动设计和由市场变化来决定的,利润与商品本身所包含的劳动价值无关,而只与经营和市场有关。劳动价值就是商品本身的价值体现,劳动价值与商品价值合并为使用价值。商品加入了利润因素以后,商品价值成分暧昧不明,而商品价值没有利润的介入,商品价值就纯粹体现为劳动价值,商品只具有劳动价值,这才是商品身份的回归,这才是从生产到使用的直线连接,这才是生产关系的正确表达,这才是人类生产与生活联系的正常形态。
企业进入到新经济网络中,最重要的是原有的经营性质完全改变,经营目的与方式的改变使企业的运作发生根本变化,生产经营的内容不变,但运行动机、运行机制以及相关关系全面改变。一是排除盈利因素后,商品及服务项目重新定价,参考外部市场价格,网内企业的价格在保证生产循环和经营者的劳动报酬的条件下重新确定,网内企业间的经营循环采用自定的虚拟货币流通,减少其他因素后更便于生产经营的流通运转。整个网络的所有企业在区块链的连接中成为一个共同的整体,各个企业内部的独立核算不影响共体的存在运行,这种方式的最大优点是,网内各企业取长补短,融为一体,即每个经营单位都会得到共体存在的各方面支持,如信息交流、产能互补、资金调配、资源共享……等等经营的方方面面的互动与合作,这在区块链的自动运行中,由人工智能进行调配与契合运行,各个经营区块无缝衔接,这使得许多小而残缺、经营机能不健全的企业得到共体经济的强大弥补与支持,比如对于经营能力不强的农户、小手工业作坊、微小服务机构以及广大个体经营者都是最佳的生存方案,它们会在这个经济共体中得到良好的发展。
将资本与盈利行为排除出共体经济之外,让商品与服务回归到自身价值,显然,明显的受益者是经营活动的劳动者及其对象消费者,劳动者获得真实创造的劳动价值,资本剥削成为历史,追逐利润成为过去,劳动者的劳动价值全部体现在劳动收入中和共体经济运转的积累中,这种积累也不具资本的性质,也不作为公有的资产,它转化为经济运转的调节能力,同时也是原有价值贡献者的经营保证和劳动收入的保证。这种经济运行的特点是,不再有任何暴利行为,不再产生任何性质的资本主体。也就是说,劳动者得其所有,食利者从此消失。
在共体经济的实验阶段,资本作为生产资金融入,也可以折中性地计算出其劳动价值比例,拥有者可取相应的报酬,但这不会比外部存款利率高多少,因此其性质不以投资计算,不具有资本的属性。最先开始时候,资本家们是失落的,因为他们的作用在新经济运作中丧失。而广大劳动者是兴奋的,因为他们回归到自己的位置,得到了应有的生活。(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