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钟国兴
最近几年,人们一直在讲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很多人对这些概念已经耳熟能详。也有许多公司为了抢到先机率先投入,但是实际上在这些方面却大多只有投入不见产出。
这是因为他们起得太早,早到了这个产业的朝阳还没有升起。为什么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仍未广泛登场?因为原有的传输设备无法解决它们所需要的巨大信息流量。4G及其以前的技术基本上无法承载这些信息流量。
现在,5G这辆“战车”正在轰隆隆地向我们驶来。这辆“战车”上不仅站着大数据、区块链、物联网这几个“武士”,还有许多“战士”,那就是智能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它们也在冲向战场,5G让它们如虎添翼。这是一个庞大的智能化队伍,它们将所向披靡,重塑整个社会。
智能化正在将我们的社会改造成智能社会,人类在大步迈入智能社会这个新的阶段。时下,信息社会这个概念已经显得有些陈旧和宏大,无法确切地描述这个新的时代。
实际上,我们进入信息社会的时间并不长,它主要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作为信息处理手段,今天的社会已被信息化。智能化是信息社会的一个新阶段,并非在原有层面上继续信息化,而是以具有对信息数据更高层次的传输、处理、运用能力的设施为基础,对经济社会的一个全面改造升级的过程。
大流量信息传输的畅通,一系列新模式的出现,智能机器人和智能生产线的广泛应用,是智能社会的基础性特征。这些将会带来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社交方式、社会治理方式等方方面面巨大的变革。
然而,每一次变革都是双刃剑。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智能化只是一件好事,在舆论上、政策上不能只是为它鼓与呼,也应预见到它可能带来的问题。片面地倡导技术及其带来的变革,却忽视或无视其带来的坏处,可能会引发社会多方面问题,以致付出诸多代价。以往已有此类教训,智能化带来的问题将会更严重、更深刻。如果缺少足够的预见,应对不及时,将可能出现料想不到的问题,甚至会引发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危机。
智能化是实现智能社会的过程,它和以往社会变革最大的区别在于:以往的技术变革主要是在体力上强化人,智能化则是许多拥有在某些方面超过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设备大量替代人。因此它将是一把巨大的剪刀,会把很多人现在的经济、生活中的位置替代掉,把与之相关的关系、组织无情地剪掉,我把这称为智能化的“大剪刀效应”。
比如,机器人大量地进入工作领域,许多人将会因此失业。繁重的体力劳动、不卫生的工作岗位、危险的工种、重复性的工作当然都在淘汰之列,此外一部分计算性劳动、简单创造性劳动甚至某些表演性劳动也会失去市场。
因为某些行业将会被淘汰,智能化这把“大剪刀”将会波及教育。学校原有的许多课程和专业将会变成多余,教育面临重大转型。
这把“大剪刀”对我们的生活也不客气。比如,智能机器人未来可能替代人们的配偶。新生代人群可能对和人一起组成传统家庭失去兴趣,而智能机器人和人共同组成的“人机家庭”作为一种新的家庭形式将会出现,这种情况下生育将会降低。
未来,智能机器人在很大程度上会替代父母和保姆的职能。十年以后的孩子,也许将是智能机器人教育出来的。甚至机器婴儿也会出现,不仅满足人们做父母的心理需求,而且还可以免于承受子女养育、医疗上的负担。
智能化过程将会比以往工业化、信息化的过程更加迅猛,“大剪刀”效应也会更加强烈。
部分抓住先机、资金雄厚的企业率先智能化,得以迅速扩张,而那些智能化程度低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制造类企业将可能面临淘汰。伴随着这种变化,智能化程度高的企业赚取超额利润,而且无需支付工人工资,因此社会金钱会向少数投资者手里集中,而且这种集中的过程会很快。
与此同时,智能化不仅会造成失业,特别是低端劳动力失业,而且因为就业机会减少,能够就业的劳动力的工资水平也会受到挤压,因此导致低端收入家庭的贫困。这将关系社会平等、也关系到社会健康运行和安全稳定,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所有的教育都应为未来培养人才,所以教育是一项穿越的事业;今天应该培养适应明天、并且对明天有用的人才。但是,我们今天的教育依然是教人既有的知识,给人套上既有的思维模式。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当今教育的根本性矛盾。在智能化毫不留情地“剪掉”许多行业和职业的时候,原有的教育体系也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育如果不从智能社会的角度着眼进行变革,那么社会就无法从容地应对和驾驭未来。
智能社会迎面而来,我们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一直在追赶发达国家。虽然现在我们和发达国家在许多方面现代化程度已经越来越接近,甚至GDP有望追赶美国,但是在未来研究上我们缺少必要的准备。
我们如果将来真的要领跑世界,一定要有一大批能够致力于研究未来、清楚地预见未来的学者。这些学者要告诉国人乃至世界,世界未来将会如何,中国的未来应该什么样,什么科技将会出现,什么产业将会崛起,什么理念将会领导世界。
美国之所以能够领跑世界,是靠不断推出新的理念,例如信息化、数字化、全球化、高新技术、低碳经济、世界是平的等。这些理念引导了美国的产业升级。也就是说,领跑世界的一流国家,绝不能仅仅生产产品,还必须首先生产领导世界的许多未来学的理念。世界一流的国家,一定要在理念上、科技上、产业上占领未来的制高点。
(作者系中央党校教授、学习时报前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