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时代,数字版权作品由于复制成本低,导致侵权事件频频发生。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和完善,该技术在数字版权保护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数字版权保护工作,严厉打击各种侵权行为,出版业也开始聚焦、探索区块链在行业内的应用研究,并利用新技术加强对数字版权的保护。
建立区块链技术保护体系
数字版权保护有着传统版权保护固有的痛点:如版权意识不足,侵权的认定难、取证难、追溯难、赔偿难等。此外,版权行业的新变化导致了版权保护难上加难,比如数字版权仍使用传统版权登记,耗时较长,通常需要数周甚至数月时间。新媒体时代,内容大爆发,海量的版权作品侵权行为很难一一被追溯,数字版权侵权行为监测、取证和维权成本极高。
我国在数字版权保护上做出了积极尝试。依据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标准,中国版权保护中心提出“DCI(Digital Copyright Identifier)体系”,即以“数字版权唯一标识符”( DCI)为基础的数字版权公共服务新模式。DCI体系以DCI标识、验证、特征提取、监测取证和区块链等先进技术为核心支撑,通过系统化的集成应用平台构建数字版权公共服务体系,对数字版权进行保护,有效维护了版权及相关权利人的合法权益,推动了完善的版权产业利益分享机制建立,促进了版权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其中加密技术和电子签名技术,可以实现后续版权查验需求。版权费用结算认证和监测取证快速维权等服务也在一定程度提高了维权积极性。
国家版权管理部门还联合新浪微博、京东AR/VR、迅雷区块链、中国司法大数据研究院等12家单位,成立了DCI标准联盟链。在区块链技术的推动下,版权信息登记进一步权威化,版权作品交易以及后续产生的消费也有据可查。
另外,在企业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基于区块链技术开发出的自出版平台。以亿书为例,作者可以直接在该平台上写作、出版、出售,亿书可以为用户提供版权认证、保护一键解决方案。相比版权管理部门的DCI体系,这些平台省去了登记程序,发行商不用再为如何维护版权和如果维护版税管理系统而烦恼。被授予许可和获得版权的人,可以在区块链平台上自行完成交易,既节省成本也增加了交易的确定性。
区块链技术助数字版权保护
区块链技术在出版业数字版权保护方面的应用,对版权、版税的追踪和电子书的发行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区块链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和加密安全的特点,所有数字出版物被存储在一个公开透明化的共享数据库中,可以永远避免被删除、被修订、被篡改,同时不再需要第三方机构担保,人们彼此之间直接可以进行安全交易。
在确权方面,区块链技术能够做到公开账簿、全程记录,可以将数字版权作品分布式存储,通过提供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技术,把所有数据存储于网络节点中。做到节点权利相同,整个过程不用依靠中介,所有用户一起同时维护,使得数据可以同步更新。
在用权方面,区块链技术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运行成本。版权所有者在链上声明版权,自由交易,同时可以直接向作品的版权所有人自动支付、自动获得授权。
在维权方面,区块链技术不得修改区块链算法的功能,可以保留历史记录,将各节点何时查看过作品的印迹清晰地呈现出来,整个过程真实透明,有效弥补了传统数字版权管理中事后才能进行监测的缺陷。
探索区块链版权保护发展
区块链在数字版权保护方面虽有众多优势,但在隐私保护、数据处理能力、数据存储、算法的应用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政府有关部门加大监管和扶持力度,以协调跨行业合作为未来发展的应用方向,更好地为数字版权保护赋能。
借鉴国外版权保护经验可以发现,在版权良好的大环境下,创作者的创作激情更高。国内目前的免费模式虽在前期收获了大量用户,但作品被任意免费分享,严重打击了创作者的积极性,导致目前数字作品呈现同质化现象严重。2018年3月22日,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布的《关于进一步规范网络视听节目传播秩序的通知》中提及,不得截取若干节目片段,拼接成新节目播出;不得对网络原创视听节目做重新剪辑、配音和加字幕。不少人对这样的规定产生了抵触情绪,业界建议,国家加大监管力度的同时,应鼓励区块链创新科技应用,加大区块链版权技术扶持力度。
区块链技术可以为数字版权保护赋能,如能大规模使用,将极大程度降低侵权行为。虽然全自动放任区块链完成整个闭环的技术目前还不太成熟,但区块链技术在数字版权保护上仍拥有更多可能性,相信在不断地探索研发中,数字版权保护生态可以越来越完善。
(作者单位:北京印刷学院)